返回

334、菁芜湖中共水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334、菁芜湖中共水澄 (第2/3页)

到了、迟到了多长时间。”

    宗正点了点头:“人与人之间打交道,有时候就像互相交接班。

    假如交班时间是上午八点,你早到多长时间,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但若你晚到了,就不仅是你自己的事了。

    格物则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可是很多人在很多时候仍然做不到,并非是因为他们不知……我再问你,这世上什么人最擅长违背法令?”

    看来这位宗长老有些习惯与江长老一样,想告诉何考什么,却选择先提出问题。

    何考想了想答道:“吃这碗饭的人。”

    因为他老人家问的是“谁最擅长”,而不是“谁最习惯”或“谁最喜欢”,何考只能这样回答。

    法令不止狭义的法律,还包括各种行政命令与行业规范、管制条例等等。吃这碗饭的人,不仅有狭义上的从业者,更包括各种法令的制定者与执行者。

    他们最清楚制定某条法令的目的,其中有什么漏洞、现实中的执行情况,甚至也掌握了执行的过程。

    宗正又微微点了点头:“道德原则与法令规定,世上各国都不尽相同,哪怕在同一国度,古往今来也多有变迁。

    有的法令见于今却不见于古,见于彼却不见于此。

    我们如何知道该怎样行事?只有当为则为。

    可是何事当为,何事又不当为呢?在于格致!从无知中致有知、从已知中验所知。

    以此修于行止、遇事不惑,更能自然而发、不违所知,便近乎真人。近乎真人尚非真人,仍需修为到地步方可。

    我可以说得明白,它却很难做到。因为真正的大成修为,并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能力。

    这是我的方法,未必是你的,只是给你提供一种参照。”

    何考退下台阶,叩首下拜道:“多谢长老教诲!”

    宗正微微一笑:“哦,我只是问了几个问题而已,教你什么了?”

    何考答道:“未遇之事、未识之人。”

    何考来之前便已经知道,当五阶圆满想要突破六阶修为,可不仅仅是勤修苦练就能办到的,往往修炼一辈子可能都迈不过一步,它是对身心境界的要求。

    宗正提供了一条思路,但绝非取巧的捷径,对做不到的人而言仍然是做不到,可他老人家至少隐约把道理给讲明白了。

    宗正伸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框:“孺子可教矣,起来吧!”

    辞别宗长老,又将坐垫还给陆晓机并道了谢,何考沿着凤尾乡的山间道路向东行,就像欣赏风景的游客,溜达着穿过一条隧道,来到观书村附近,然后转身走入了山野。

    到达龙鳞坡的时候,李修远与谷椿已在此等候,何考当即打开门户,将两位长老迎进了飘彩洞天。

    他不知李长老为何要来,又为何要拉着谷长老一起?谷椿进入洞天后,当即祭出飞天神器一朵云。

    随着白云如毯在三人脚下铺展而开,谷椿道:“尽量节约点时间,小考啊,你说这里的山间湖泊,哪儿的阴沉木大料最多,直接带我们过去吧。”

    何考这才反应过来,李长老是来帮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