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18章 从车企到能源服务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18章 从车企到能源服务商 (第3/3页)

不需要会员,按次付费,也无订阅优惠等等。

    车主也就是下载个APP,绑定个银行卡的事儿,按次付费的方式也很合理,没有适七八糟的收费模式,也符合尉来一贯作风。

    此事得到了一部分非尉来车主的欢迎,不过在尉来车主群体里还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尤其是首批开放的这十座城市车主。

    针对自身用户的争议,檀锦程也在微博上公开回应,给出了安抚方案。

    APP实时排队系统,可视化的等待时间以及附近替代站点的推送,让用户在时间上能够做到更加合理的规划。

    针对可能出来的排队时长增加,尉来给自身用户的补偿方式是排队时长超过15分钟上,赠送50Km免费超充额度,可以选择下次使用。

    在故障应急方案里,尉来也有规划,因非尉来车辆兼容性问题导致充电失败,补偿车主代金券,此外还有针对自身车主的会员制以及专属福利等等政策。

    尉来在开放充电桩业务上,准备充足。

    尉来意图明显,其他企业也不会坐以待毙,这边尉来刚刚宣布首批试点车型当中包括特斯拉的全系列,而那边特斯拉的车主,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接到了OTA升级信息。

    特斯拉并未言明这一次升级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以一句优化充电系统来代替,但是尉来的技术人员却是发现了,这是特斯拉通过OTA升级的方式,来禁止特斯拉车辆使用非特斯拉的充电桩。

    “哈哈,正常,特斯拉要是没反应才不算正常呢。”

    技术部门在汇报之时,檀锦程哈哈一笑,这样的案例其实也不是没有过,此前苹果就限制过第三方配件的功能,这一招其实也是其他车企反制最好的方式。

    如果都像特斯拉这么干,那尉来所谓的开放充电桩就会成为一场笑话,只不过这么做也会得罪车主,也只有特斯拉与苹果这种强势的企业才敢这么干。

    特斯拉对于国内用户的OTA升级,尉来没有什么表示,只是在首批开放车型公告当中悄悄的删去了特斯拉,但是这点变化也没有逃过网友的眼睛。

    一时之间,风声四起。

    “国内不是我们的主战场,我们的主战场是欧洲呢,提醒于总注意欧洲那边的舆论。”

    如果是在北美市场,那檀锦程自然是不敢第一个吃螃蟹,国内的话这里政策上,民意还有舆论上都站在尉来这一边,特斯拉的小动作根本无需理会。

    不过特斯拉也确实不需要尉来的充电桩,特斯拉本身充电桩数量就不少,他们的超充技术也是全球领先的,对特斯拉车主的影响也比较小。

    国内尉来优势明显,北美是特斯拉的天下,双方主要的市场争夺点就是在欧洲,无论是动力电池工厂,收购福特工厂以及渠道网络的建设,都是针对即将到来的竞争。

    换电同样也是如此。

    经历过四月份舆论风波之后的特斯拉,虽然没有从前那么强势了,但是马斯克依旧还是那个马斯克,特斯拉的本质也不会变。

    欧洲市场上,很快就有科技媒体以及特斯拉KOL的吹风,通过一大批跟特斯拉友好的媒体还有自身KOL的视频分析,来集中攻击兼容性的问题。

    特斯拉官方论坛,也罕见的置顶了一则话题,标题是为什么开放充电是行业的倒退,发帖子看似是一名特斯拉用户,实则是他们背后推动。

    “笑死,特斯拉自己也在计划开放充电抢市场,现在被尉来抢了先,就玩这套。”

    在非特斯拉用户群体来看,特斯拉的这一行为多多少少有些好笑,开放充电这事儿在目前几大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区都有讨论,政策上也都是往这方面倾斜。

    “我们往整合资源,还有避免浪费这方面来引导吧,跟环保联系在一起。”

    手机行业里,充电配件的标准争论了这么多年,虽然现在还没有全部统一,但对比之前确实进步不少,欧洲地区对于环保正确的理念正值当时,往这方面引导绝对没有问题。

    在规模化效应方面,除了北美地区,特斯拉与尉来都不相上下,特斯拉计划当中的北欧四国试点也正准备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公布,尉来这一次抢先确实让马斯拉有些措手不及。

    说起来一切都是标准之争,当尉来的标准推广之后,对于特斯拉在充电业务方面就有着极大的威胁,而尉来的计划在欧洲同样引起了很大的探讨。

    不过探讨的背后,却是欧洲老工业的无奈,当新能源汽车快速爆发的年代,原本这些都是他们最先提出,最先推广的项目,却没有如他们预期当中的那样发展。

    汽车工业发达的欧洲,补贴力度不输于ZG区,强制又严苛的环保条款,都没有催生出一款有影响力的新能源车型。

    当全世界都在讨论特斯拉与马斯克,尉来与檀锦程,毛豆3,毛豆Y,ET5与星途S01的时候,是BBA不断拉胯的新能源转型,是欧洲老工业的没落。

    双方在舆论引导上火力全开,谁都无法暂时胜出,而特斯拉悄悄OTA的行为,在国内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相比起欧洲,这边就是尉来的舆论天下了。

    四月份维权事件之后,特斯拉无论是在销量还是在口碑上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眼下这件事还处于争议之中,本就舆论不占优的特斯拉这一行为,被视作玩不起的表现。

    “老美的企业也就那么回事儿了,先是苹果,再是特斯拉,都是这招。”

    合资品牌的袪魅,在特斯拉悄然OTA之下,进一步加速,都说老大与老二干仗,倒霉的是老三,现在特斯拉与尉来之争,第一个倒霉的倒是传统燃油车的主导品牌了。

    11月份,传统燃油车销量下滑15%,其中合资品牌整体销量下滑23%,其中日系品牌整体下滑24%,而曾经的王者三菱汽车,11月份仅仅卖出去3000辆,销量下滑50%。

    三菱ZG区总裁长泽裕,正是在此时找上了檀锦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