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20章 “拿下不属于我们的定价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20章 “拿下不属于我们的定价权” (第2/3页)

讼,这一场关于充电标准之争,开始进入到下一阶段。

    一家北美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一家东方市场最高的汽车公司,在欧洲这边打起了反垄断官司,想想还真是挺有意思的。

    “特斯拉在2021年一往无前,但是也不是一点隐患都没有的。”

    被抢去了销量冠军的尉来,在下半年火力全开,先是通过星河P1喊出了油电同价的口号,这可不是简单的一个口号而已,而是能够引起行业地震的一次变革。

    尉来与BYD同时带着默契的降价,通过混合动力技术把价格拉低至同级别燃油车相当,彻底打破了合资品牌在A级车市场的垄断地位。

    九月份之后的汽车市场,因为星河P1的加入,可以说是相当的惨烈,为了应对星河P1以及BYD秦等等车型的冲击,以大众,丰田为首的合资品牌不得不被迫调整价格策略。

    降价求生成了合资品牌唯一的退路,从前高高在上的BBA,也不得不放下身价,现在的竞争虽然还局限于ZG地区,但尉来的战略可是一直都没有掩饰欧洲市场的。

    尉来随时可以把油电同价的战略推进到欧洲市场,油电同价带来的可不仅仅只是把电车的价格给拉下来,而是能够引起一场行业革命,改写全球竞争格局的一项变革。

    东方的两家企业,一家喊出油电同价的口号,另外一家很是默契的跟进,首先倒霉的就是传统燃油车行业,但是对于特斯拉的影响也是非常的大。

    上半年马斯克,拔剑四顾无敌手,而下半年尉来率先挑起的行业变革,不仅仅只是一场价格战,更是一场技术,产业和认知的革命。

    十万元级别的智能汽车,打破了纯电车型的天花板,改写了竞争规则,从长期战略来看,尉来已经构建起混动加纯电加储能的生态闭环,包括开放充电桩也是如此。

    而特斯拉虽然风光无限,但主要业务还是依赖于汽车,若是特斯拉没有实现电池成本的下降,或者无法在国内推出20万地以下的车型,其全球市场份额就可能会被尉来一步步的蚕食。

    而对于特斯拉来说,还远不止尉来掌握了混合动力技术这么简单,摆在特斯拉前面的还有星途S01的爆火,这是一款在国内影响力巨大的纯电车型,而他的售价还拉到了20万元以下。

    星途S01的成本早已经被各大车企所解析了,毛利率也是透明了,从毛利率来看,星途S01还有降价空间,眼下由于热卖加上新车上市,星途S01除了一些基础的优惠政策之外,在价格上并没有任何的优惠。

    但是依旧挡不住它的销量,包括特斯拉在内的纯电车企在应对星途S01的冲击之时,就显得很是被动,降价吧,优惠幅度小了没什么优势。

    不降又不行,但是同时还得防着星途S01的降价,除了倒逼其他车企快速推出同等配置,同类价格车型之外,现有的车型他们想不到太好的促销手段。

    特斯拉就更加的两难了,一直以来特斯拉定位的都是高端,虽然在大促之下依旧能够保证销量,但是在FSD技术瓶颈没有解决之前,L3级别以上的智能辅助驾驶暂无推广进展的情况下,未来的毛豆3与毛豆Y用户未必不会倒向星途S01。

    除去品牌力之外,同样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一辆车只需要10万元至15万元,而另一辆则需要20万元以上,消费者会怎么选择,马斯克真的不敢去赌。

    在特斯拉ZG这边,针对于毛豆3以及毛豆Y的一次大规模降价,其实已经在计划当中,在尉来与特斯拉的这一波竞争当中,特斯拉ZG已经计划于元旦期间开启大促。

    从进口版到国产化,特斯拉两款热卖车型毛豆3以及毛豆Y在国内其实已经经历过多轮降价了,但那一切都是建立在特斯拉主动战略的调整之上,这一次的降价更多的是被动型的。

    被动式的降价,也就意味着利润的下滑,这也是进入十二月份以来特斯拉股价波动明显,尉来在欧洲提前反诉讼的前一周,特斯拉单周下跌超过8%。

    资本市场上,已经意识到了尉来对于特斯拉的威胁,特斯拉并非如马斯克所言的那般不可战胜。

    尉来通过技术鱼池式的竞争,通过大量授权欧洲以及北美车企使用他们的闪充技术,正在从产品输出转向标准制定,这是对特斯拉最根本的威胁。

    反之尉来,虽然最近也受到了特斯拉的阻击,同样身背官司,但股价的表现却是要远好于特斯拉,除了技术护城河已经初步确立之外,最为根本的就是尉来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定价权。

    “大多数的行业都避免不了价格战,但是价格战怎么打,也要看企业实力,是被动式跟进,还是主动发起,这个非常的关键。”

    十二月即将过去,尉来除了要应对海外市场的官司之外,最为关键的还是冲刺年底的销量,今年是特斯拉风光的一年,但又何尝不是尉来风光的一年。

    “目前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们已经拿到了国内电动汽车一定的定价权,这个对于国产汽车来说非常的关键。”

    当年的智能手机之争,苹果为什么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程度就是除了产品力之外,苹果掌握着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定价权,其他品牌出新机都需要看苹果的眼色。

    定价高于苹果,你就卖不动,同类配置如果太便宜了,又会被消费者质疑,这在竞争当中很是被动的。

    汽车行业里也是如此,燃油车时代由合资品牌把持着定价权,从2019年开始,特斯拉在国产毛豆3上的价格一路下探,一次次主动式的降价,改变了特斯拉,也改变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定价规则。

    友商们在发布新车之时,会对标毛豆3,当毛豆3降价之时,其他车型就得被迫跟进,甚至于还未发布的新车都需要个性规则。

    新能源汽车市场看似如火如荼,本质上定价权还是在外资品牌的手里,尉来前期更多的其实也是扮演着跟随的角色,在价格上并没有太大的话语权。

    从ET5在欧洲地区的首发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