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23章 阴差阳错漏过的项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23章 阴差阳错漏过的项目 (第1/3页)

    罗阳没有满足宋琬这份好奇心。

    “安颖现在的心思全在打造连锁咖啡店上。”

    “咖啡店?”

    宋琬惊讶道:“难道她还想和星巴克竞争?”

    “如果把星巴克比喻成奈雪,安颖要做的连锁咖啡就是柠檬CC。”

    罗阳毫不在意透露商业信息,笑着道;“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星巴克当成日常类饮品去消费,她想要用极低的价格来抢占低端市场。”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商业思路”

    宋琬微微怔了片刻,随后笑了起来:“这次是你全资了吧?”

    “安颖占5%的股份。”

    罗阳笑眯眯的看着宋琬道;“真心跟着我的人,总不能亏待了她。”

    “我还以为你会给罗生堂的股份呢。”

    “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大概是不想在这上面多谈,罗阳简单应了一句之后转移话题道:“四组汇报的项目不会又是恒瑞医药那种吧?”

    “把这个项目留下来汇报,我已经是再三衡量,鼓足了勇气。”

    宋琬自嘲道:“要是心里再没点数,那就是挑战你的底线了,作死也不是这么个作法.”

    感情这个女人心里清楚的很。

    罗阳也笑了笑,没再继续问下去。

    会议中场休息结束,他和宋琬一起回到了会议室里。

    投资部的组长们看到两人说笑着走进门,心里都舒了一口气。

    不久前两位大佬之间的争论把气氛搞的很压抑,虽然都是为了工作,可罗阳毕竟是董事长,真要惹恼了,宋琬还真不好收场。

    现在看来,问题不大。

    于是四组组长吕永强汇报项目的时候,语气也轻快了许多。

    “.截止今年6月份,海底捞在国内一共开设了83家门店,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

    “截止目前为止,海底捞一共经历了三次融资,第一次融资时间较早,在1994年,当时海底捞刚成立,创始人张勇向家人借款2万元,这算是海底捞的第一笔融资;第二次融资时间在2008年,这也是海底捞真正意义上的首轮融资,通过发行股权吸引了一些风投资金,除了一个叫王岑的天使投资人之外,我们没有查到更详细的投资人信息。”

    说到这里的时候,吕永强顿了顿,下意识的看了罗阳一眼。

    看到大老板没有想要插话的意思,而且听的很认真,于是胆子大了一点。

    “我刚才提到的这个天使投资人王岑,他被称为“消费王”,曾经投资过周黑鸭、慈铭体检等多个知名消费品牌。王岑的投资风格偏向于消费领域,特别是连锁餐饮和零售行业。”

    吕永强稍微展开了一下话题就收住,回归主题道:“2010年的时候,海底捞进行了第二轮融资,通过发行优先股吸引了一些专业投资机构和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这些信息也没有对外公布,包括具体融资金额和出让股权。”

    “现在对于这家企业的估值、融资机构、股权分布情况.咱们几乎是一无所知。”

    听到这里,罗阳忍不住开口点评道;“从刚才汇报的内容来看,海底捞前期的融资有很大可能来自于创始人身边的朋友,只有去年的那次融资,算是公开对外找了专业的投资机构,但是这些信息这么的不透明,可见这家企业的封闭性比较强,所以投资部是基于什么理由看好这家公司,又打算怎么投资这家公司?”

    或许是宋琬刚才到他办公室里说的那些话起了作用。

    即便罗阳知道现在投资海底捞是有利可图的,但是没有再像以前那样,只凭着先知的信息去简单而粗暴的做出决策。

    他完全是根据四组汇报的内容来提出疑问。

    “首先就是这家连锁火锅店的发展前景很不错,潜力很大。”

    针对罗阳发出的疑问,吕永强一一回答道:“我们四组成员多次前往有海底捞门店的城市进行调研,并且亲自进店试吃,发现这家连锁火锅店不管是在服务上,还是在味道上,都具备了火爆的潜力”

    吕永强在这方面早有准备,边回复罗阳的问题,边打开电脑屏幕上另一个文件夹。

    这里面全是照片。

    对着这些在现场拍摄的照片,吕永强认真的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