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23章 阴差阳错漏过的项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23章 阴差阳错漏过的项目 (第2/3页)

解着海底捞的极致服务

    “至于董事长刚才询问的投资问题,我们是依据该企业扩张速度做出的判断。”

    吕永强回答完第一个疑问之后,开始回答第二个问题:“据我们调查显示,海底捞在2010年进行了一次融资,这次融资就是为了加快全国门店铺设的速度,从2011年底的67家门店,再到今年6月份的83家门店,短短半年时间里,海底捞在全国新增了16家店铺,都是营业面积超过800平米的那种,单店投资成本超过60万.按照这种扩张速度,我们认为海底捞是需要更多资金的。”

    “四组看好的海底捞项目让我想到了罗生堂的奈雪和柠檬CC。”

    罗阳就事论事的道:“你们只考虑了他们对外融资部分,却没有考虑到另外一个因素:假如这个连锁火锅品牌的生意真的那么好,我相信他们已经开起来的83家门店的盈利能力会相当不错,这意味他们的自我繁殖能力很强。”

    自我繁殖能力很强,代表了什么?

    看奈雪就知道了。

    当初奈雪先在魔都开出了三家旗舰店,第一笔资金是罗阳拿出来的。

    一个多月之后,罗阳找到了刘海山、何茂松以及蔡富军三个人,通过出让45%股权的方式,一次性融资5000万。

    这是奈雪第一次融资,也是奈雪唯一一次融资。

    从那之后,奈雪前期扩张依靠第一轮融资来的5000万资金,后续的扩张全靠已经开设门店的盈利,通过自我繁殖能力将这个连锁奶茶店发展成了年盈利超过20个亿的著名品牌。

    柠檬CC几乎也是这样,创办之初,直接从银行贷款1个亿资金,算是拿到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

    后续罗阳找到了红杉资本,进行了一轮融资。

    同样的,这也是柠檬CC唯一的一次融资,后续为了加快扩张,甚至不惜放开加盟商制度,也没有再进行对外融资。

    罗阳相信,只要海底捞的创始人脑子里没有病,他也会这么干的。

    “被我说中了吧?”

    就在吕永强哑口的时候,宋琬插话进来道:“之前内部讨论会上我就下过结论,这个项目是不错,但是投资的希望不大,当时没有说原因,现在你们知道了吧?”

    啧.

    合着这个项目又是宋琬抛出来的一个典型?

    之前还说不作的呢?

    “再进行一轮细致的摸底吧。”

    罗阳咂嘴道:“最好是能先试着接触一下海底捞的创始人团队,不管什么结果,起码能有一个比较直观的结论,汇报的时候也能有的放矢,不像现在,很多信息都模模糊糊,我听了也累。”

    他其实知道,现在如果能投资到海底捞,拿20%左右股份,估计要花的钱不会太多,能控制在5000万以内。

    而且这笔投资没有风险,收益应该相当不错。

    但是这次罗阳放权给了下面。

    “既然罗总给了意见,你们四组就按照这个指示去执行吧。”

    宋琬接了一句道:“如果你们能说动海底捞的创始人团队接受咱们的融资,这个项目可以继续做下去,如果几次接触下来,对方没有这方面的需求,那就不要再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罗阳大意了。

    他知道现在投资海底捞有利可图,但是有多大利,他不清楚。

    其他人包括宋琬在内都不知道,五年多以后,海底捞在港股上市,市值达到1000亿。

    如果这个阶段能用5000万拿下20%的股份,这笔投资在五年多以后将会翻40倍!

    按照现在这种态度,这个投资项目最终被放弃的可能性非常高。

    多年以后,这些人再回想起今天的讨论结果,会不会有遗憾?

    “已经五点出头了。”

    宋琬看了看时间,接着敲了敲桌面道:“四组加快速度汇报吧。”

    吕永强随即关闭第一个汇报PPT,打开了第二个汇报项目。

    光看标题,又是一个不熟悉的。

    但是罗阳依旧保持着耐心,完完整整的听完了四组的汇报。

    他没有当场做出决策,而是要求吕永强补充更详细的资料,方便他更全面和细致的了解这个项目,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