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1章 突击队扩军出规范,精神文明服务企业搭架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81章 突击队扩军出规范,精神文明服务企业搭架子 (第3/3页)

袋,说道:“各位同志,听了你们的这些要求,我是心惊胆颤啊。”

    “怎么感觉搁以前要是有这些要求,我这样的人迈不进咱突击队的门啊?”

    钱进毫不留情的说道:“迈不进来就对了,我们就是要设门槛卡住你这样的人。”

    众人哄堂大笑。

    徐卫东讪笑:“别啊,我的同志哥,咱们不能忘记劳动突击队成立的本意,是为了减轻一些家境困难人家的生存负担啊。”

    “所以我觉得家庭负担也得考虑进来一些,拖家带口、生活特别困难的,只要愿意踏踏实实干,我们应该适当倾斜考虑一些名额。”

    钱进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

    这确实很重要。

    他急忙对庞工兵说:“还笑什么呢?徐卫东同志这个提议很好,这个要记住。”

    庞工兵立马挥笔。

    “还有纪律性!”石振涛再次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来的要服从指挥,遵守咱们突击队的老传统和新章程。”

    “自由散漫、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溜号打晃的,坚决不行……”

    讨论越来越深入,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你一言我一语,原本的模糊地带渐渐被勾勒出清晰的边界。

    钱进一直听着,没有轻易插话,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他点点头笑道:

    “要不老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吗?瞧瞧,咱们开会讨论成果很显著的嘛。”

    “劳动突击队的准入门槛就这么被咱们讨论出来了,这可具有纲领性意义的好东西。”

    他看向庞工兵:

    “你把大家伙的意见都记下来了?”

    庞工兵点头:“记下来了,清清楚楚的。”

    钱进说道:“那你复述一下,让同志们都听听。”

    庞工兵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说道:“综合大家的意见,我初步归纳出几条‘泰山路劳动突击队队员选拔暂行标准’:

    根子正,历史清。立得稳,口碑硬。家风正,讲信义。吃得苦,守规矩。能跑腿,身体好。懂来事,口齿清。心向学,求上进。”

    “特殊情况说明:对确实困难且符合前7条核心标准的同志,由钱总队择情录用。”

    钱进听完后哈哈笑,率先鼓掌:“还愣着干什么?同志们赶紧给咱庞总秘呱唧呱唧,庞总秘真是人才,就适合干这个笔杆子工作。”

    其他人纷纷鼓掌。

    庞工兵这次干的确实不赖,言简意赅的将他们的要求给总结了出来。

    钱进说道:“庞总秘,会后你再把这些点捋一捋,形成个条条框框、清楚明白的文件,然后我打印出来发给各位分队长。”

    “接下来的第四季度,我们泰山路突击队要大扩军,招新队员!”

    “现在我说的清清楚楚,咱们招新就按这个标准来,宁缺毋滥,有一个算一个,都要是过硬的种子。”

    “所以各位队长回去,把眼睛擦亮,把手下的筛子给我筛细喽!”

    一群人积极回应,“明白!”“好!”之类的回答声此起彼伏。

    钱进满意的端起茶杯喝了口水。

    今天这个会议开的很有意义,选拔标准的确定,如同为新大厦清理好了地基,也为扩军行动划定了不容逾越的边界。

    庞工兵问他:“钱总队,你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

    钱进笑道:“我有要补充的地方,不过现在就不补充了,怕吓到你们。”

    徐卫东也笑了:“你说呗,有什么能吓到我们的?还得五官周正什么的吗?”

    钱进摇头:“错,是考试!”

    后面俩字确实让好些人呆若木鸡,至少四五个人异口同声的反问一声:

    “考试?”

    徐卫东也呆呆的问:“考试?考啥?考大学?”

    “考大学是考语文考数理化,咱劳动突击队暂时用不着这东西,”钱进笑着介绍。

    “咱们要考,就考待人接物的基本,考对海滨市几条主干道、几个大商店、重要单位的熟悉程度,考碰到老太太问路、碰到年轻人打听政策书报、碰到不讲理的人故意找茬,怎么应对。”

    “可以口头问答,也可以模拟场景,考卷不需要多深奥,但必须能筛掉那些一点社会经验和基本常识都没有、或者反应慢半拍的。”

    众人挠挠头,龚广弱弱的说:“这会不会太难了?进劳动突击队还要考试啊?”

    钱进说道:“其实这个考试的门槛比你们那七条要低,不过算了,这只是我一个临时想法,暂不使用。”

    “不过,”他微微一笑,“以后咱们劳动突击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正规,到时候会有职级的差别,要晋升职级可就得考试了。”

    “所以各位,好好学习吧,以后有你们学的东西!”

    他这一招说来简单,就是把劳动突击队当日后的企业来管理。

    企业怎么招聘自然劳动突击队也怎么招聘。

    说起来这个劳动量比刚刚出炉的七大条要小的多也靠谱的多。

    “钱总队,人我们能按这个高标准选出来,可这‘泰山路人民精神文明服务企业’,它到底干点啥啊?总不能大家干坐着精神吧?”徐卫东岔开了话题。

    其他人也纷纷抬起头,充满期待和困惑地看着钱进。

    是啊,方向定了,标准有了,人马上要来了,新“企业”的“活儿”在哪儿呢?

    又怎么赚钱呢?

    钱进初期不指望这个新企业赚钱,因为这新企业厉害的是九十年代。

    到时候随着娱乐产业的丰富和对娱乐业放松的监管,他到时候要以此为根据地进军娱乐业的。

    当下确实没什么赚钱的好路子。

    钱进先展示了一条小路:“精神文明,离不开文化。文化嘛,书报杂志是粮草!”

    “我得到内部消息,鉴于现在报刊发行由邮电部门统一管理,实行的邮发合一制度太死板,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获取书报的渠道。”

    “国家马上就要引进国外的类似经验,在一些人流量大的街头设置报刊亭售卖书刊报纸,这个活硬广告不是邮电部门自己干,而是征集有实力、有信誉的单位合作共建。”

    徐卫东听到这里就明白了:“你要跟邮电部门合作共建这个东西?”

    钱进说道:“对,看看能不能获取这机会,要是能获取这机会,那咱们的精神文明服务企业不就建起来了吗?”

    “我已经想好营运模式了,到时候咱们办起‘泰山路流动报刊服务点’,用平板车、三轮车,推着书架、报刊,插上咱‘泰山路劳动突击队精神文明服务点’的大红旗,深入到各个街道路口、副食店门口、上下班的人堆里去。”

    “把党的声音、国家的新政策、外面世界的新变化、还有点能让人长见识开眼界的画报、杂志,用最低廉的价钱或者干脆免费借阅的方式,送到老百姓的眼皮子底下。”

    “到时候咱们能做到让大家有书报看,这不就是提供精神食粮吗?”

    朱韬闻言很感兴趣:“那挂在我们人民流动食堂名下吗?”

    “反正给人民提供精神食粮,也是提供粮食嘛。”

    钱进笑道:“那就用不着了,出来一个新单位,肯定要提拔一批新人嘛。”

    几个没在会议上讲话的党代表闻言来了心思。

    又是一个晋升渠道出现了。

    会计曲永红看到了问题所在,迟疑的问:“可是,钱总队,这样能够赚钱吗?”

    钱进说道:“咱这是响应中央号召,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服务嘛,不能什么项目都想着赚钱。”

    “这个重点不在赚钱上,咱们有那么多的赚钱项目了,这个新的小集体企业主打一个为人民服务!”

    “好啦,任务明确了,各位请回吧,我这里没有预备晚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