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宗教内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一章 宗教内战 (第2/3页)



    “她本可以成为神皇意志降临凡世的最佳容器,让祂的荣光真正播撒到每一个信徒心中。”

    “你,必须用尽一切手段将功折罪,克里斯汀。”

    “这是你唯一可以洗脱罪责的机会。”

    克里斯汀的头深深埋下,肩膀因无声的抽泣而剧烈颤抖。

    两行混合着血水的泪水从她紧闭的眼角滑落,在布满灰尘的石地上晕开两朵刺目的暗红。

    “琪乐和她那该死的‘光明同盟’正在步步紧逼,直指泰拉!”

    艾尔芙蕾达的声音阴冷:“我们必须派出圣战十字军,派出我们的舰队碾碎她们,把琪乐,还有所有追随她的蠢货,统统抓回泰拉,绑在火刑柱上烧成灰烬!”

    说完,她拿起一件朴素的粗麻布袍,带着一种近乎施舍的姿态,披在克里斯汀伤痕累累的背上,象征性地拍了拍她的肩膀。

    “去吧,准备出发。”

    克里斯汀猛地抬起头,眼中混杂着痛苦、屈辱和一种近乎狂热的决绝。

    她挣扎着站起身,麻布摩擦着伤口带来阵阵刺痛,但她浑然不觉。

    “以神皇之名起誓!”她的声音嘶哑却异常坚定,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疯狂。

    “我必将摧毁琪乐的痴心妄想!她身为神皇的活圣人,却行此叛逆之举,亵渎神恩……令人痛心疾首!”

    言罢,她决然转身,带着一身伤痕和浓烈的杀气,消失在密室的阴影中。

    ……

    朦胧星域,迪曼玛尔星系。

    星系边缘的曼德维尔点,现实宇宙的帷幕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撕裂,骤然撕开一道庞大的裂口。

    紧接着,一艘艘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舰船如同挣脱束缚的钢铁巨兽,带着亚空间航行的能量余烬,从裂口中鱼贯而出。

    它们引擎喷射出的幽蓝尾焰划破星空的寂静,宣告着一支庞大舰队的到来。

    迪曼玛尔,这个在朦胧星域乃至整个帝国版图上都默默无闻的小星系。

    没有珍稀矿藏,没有战略要冲的地理位置,只是帝国千千万万平凡星系中的一个,却注定因这支舰队的抵达而被写入史册。

    琪乐所领导的光明同盟,舰队规模相当惊人。

    琪乐的舰队一路上都在不断地扩张,那些不满于泰拉国教暴政的星球,在听闻琪乐到来后,都会热情的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或许每颗星球能够提供的帮助很少,但是积少成多,汇聚起来却相当可观。

    数以百计的战舰,从星际战士军团转交的海军主力舰,改装过的商船炮艇,到塞满了坚定信徒的巨型运输舰,一起汇成一股钢铁洪流,坚定地驶向星系中央那颗褐绿色的行星:迪曼玛尔主星。

    舰队的核心,是琪乐的旗舰:帝皇之光号。

    这艘庞大的虚空湮灭级战舰经过了紧急改装,成为了光明同盟不屈意志的象征。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巨大的舰体装甲上,密密麻麻地涂绘、烙印着数百面不同的旗帜和徽记。

    每一面旗帜都代表着一个响应琪乐号召、反对泰拉国教暴政的帝国世界。

    这些标记并非华丽的金箔或精雕细琢的浮雕,而是用最朴实的颜料甚至烧灼烙印而成,无声地诉说着琪乐的理念——

    虔诚无需浮华,艰苦与务实才是信仰的试金石。

    帝皇之光号调整着姿态,巨大的物理引擎喷口转向,喷射出稳定的蓝色光流,推动着庞然大物缓缓加速,向着迪曼玛尔主星驶去。

    随着舰队的靠近,迪曼玛尔本地的守备舰队谨慎地迎了上来。

    密集的通讯信号灯闪烁,传达着来自星球地表的信息:迪曼玛尔的国教最高领袖,塞巴斯蒂安·索尔宣教士,已经做好了迎接的准备。

    “希望这位索尔宣教士,不会像我们之前遇到的那些行星总督一般,搞出那些劳民伤财、华而不实的欢迎仪式。”琪乐站在舰桥前端,望着舷窗外逐渐放大的行星,轻声道。

    她回想起一路行来,许多响应号召的世界虽然反对国教重税,却依然热衷于用宏大的游行、奢华的排场来证明自己的“虔诚”和“实力”,这让她倍感无奈。

    帝皇之光号在迪曼玛尔主星的近地轨道上稳稳停泊。

    琪乐、洛肯、卡特审判官以及一队灰骑士精锐,乘坐风暴鸟炮艇穿越了稀薄的大气层,降落在星球表面。

    然而,眼前的景象让琪乐心中微微一动,涌起一丝意外的惊喜。

    没有万人空巷的欢呼人潮,没有铺满鲜花的红毯,没有高耸入云的凯旋门。

    迪曼玛尔的城市在舰队的到来下,依然保持着一种井然有序的平静。

    这颗星球的繁荣程度只能算中等偏下,但呈现出的精神面貌却让琪乐感到一种久违的舒畅。

    城市里没有那些耗费巨资打造的宗教奇观,比如帝皇或者是国教教宗、活圣人的巨型雕像,也没有金光闪闪,瑰丽壮观的巨型教堂。

    目光所及之处,全是大片大片排列整齐、样式朴素但坚固实用的低矮民居。

    透过敞开的窗户,可以看到凡人们在家中或小作坊里安静地劳作。

    街道干净,虽然材料普通,却不见破败脏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务实而专注的气息。

    前来迎接的国教人员衣着更是朴素得令人惊讶。

    他们的长袍洗得发白,不少地方打着整齐的补丁,脸上带着风吹日晒的痕迹,眼神却清澈而坚定。

    “琪乐大人,欢迎您莅临迪曼玛尔。”一位看起来年逾六旬,面容慈和却带着风霜之色的宣教士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

    “带我在城里走走吧。”琪乐的声音温和了许多,她指着远处。

    “我们在降落时俯瞰城市,似乎没有看到贫民窟的痕迹?”琪乐带着一丝试探问道。

    在帝国绝大多数世界,无论贫富,贫民窟都是如附骨之疽般的存在,毕竟贫民窟是人口压力、资源匮乏和治理无能多重因素作用下的必然产物。

    迪曼玛尔并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没有贫民窟就更奇怪了。

    “是的,大人。”老宣教士平静地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

    “在迪曼玛尔,我们已经全面消除了贫民窟的存在。”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朴素的房屋。

    “所有迪曼玛尔人都是帝皇忠诚的信徒,我们倡导信徒效仿帝皇的牺牲与奉献精神,以自省和自律作为修行的基石。”

    他的声音变得庄重:“在帝皇的光辉之下,任何形式的剥削与压迫都不应存在,我们追求平等。若仍有子民在最底层受苦,那只能证明……我们的修行还远远不够。”

    琪乐的目光落在老宣教士脸上,眼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深切的赞赏。

    “如果国教的每一位主教都能像您这样,不追求奢靡,而是潜心钻研帝皇的真义……”她感叹道,“银河会少流多少血,少生多少纷争。”

    “您的赞誉,我实在愧不敢当。”老宣教士谦逊地低下头。

    琪乐并未轻信,她坚持深入城市最偏僻的角落。

    她走进那些远离主街的居民区,看到人们虽然生活清贫,但房屋整洁,基本的食物和洁净水都得到保障,孩童的脸上没有菜色。

    她寻访到城市边缘一座由普通民房改造的小教堂,这里没有金碧辉煌,没有大理石柱,甚至连帝皇的圣像都是用最普通的石块粗犷雕琢而成,线条朴拙却透着一股坚韧的力量感。

    当琪乐悄然走入时,几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虔诚祈祷:他们的动作或许不够标准,但那专注的神情、发自内心的低语,让琪乐真切地感受到了信仰的温度。

    而在城市里为数不多看起来较为“体面”的建筑中,居住的并非主教或富商。

    琪乐透过窗户,看到明亮的教室里,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学习。

    课程内容不仅仅是帝皇圣言录,还包括基础的历史、算数、物理知识……知识的光芒在这些简陋的教室里悄然点亮。

    用自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