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阿奴真我之明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三章 阿奴真我之明镜 (第3/3页)

徐兰讶然,说道:“并无提到军情?大王,贱妾诚不知也。”

    裹儿在旁解释:“大王不知,徐公将此信送到大家手上后,大家因闻涉及机密,故而没有看。”

    这一家子,一个比一个小心谨慎。

    李善道摇摇头,却能体会到他们为何这么做的缘故。说到底,乱世之中,人心难测,防微杜渐亦明智之举,更别说徐世绩、徐盖、徐兰,在各自所属的势力集团中,俱身份重要,则彼此的家书往来,对他们各属的势力集团的主君言之,当然便也即甚是敏感。

    这种情况下,自然是越谨慎越好。

    李善道轻叹了声,望向殿外的夜色,说道:“大郎在李密帐下,不容易啊!阿奴,李密杀害了翟公,大郎、单雄信等虽暂得未死,但处境堪忧。李密心狠手辣,他们稍有差池,恐就性命不保。我听你说,大郎好几个月没有家书了,这是他这几个月来的第一封家书吧?情有可原,情有可解!哼哼,李密送给我丈人了两根人参,说不得,这封家书,正便李密让他所写!

    “阿奴,李密看来,他对大郎是表面不得不重用,暗中却防备甚深,他对大郎是压根就不信。”

    徐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低声道:“大王所言极是。不敢隐瞒大王,妾父对妾弟在李密军中的安危,也是日夜悬心。数月不见妾弟家书,不知其近况何如,妾父早想去信一封问之了,可又担心会不会引起李密疑心?迟迟未有写之。妾父遣婢,将此家书送与贱妾时,有句话令妾询问一下大王,就是对妾弟的这封家书,要不要回复?如果回复,写些什么为好?”

    “这是大郎的家书,怎能不回复?更且大郎几个月无有家书,如方才你我所言,系是有他苦衷在内,而想来他应如徐公,亦早是很牵挂徐公的近况了,他的这封家书,更是需要回复。具体怎么回复,不必问我。阿奴,我不是李密,绝非多疑之人。你告诉我丈人,他想怎么回复,便怎么回复!”李善道张开嘴,吃了个裹儿递来的点心,不在意地笑答徐兰,说道。

    徐兰听出,这是李善道的真心话,就俯首谢恩,说道:“贱妾代家父多谢大王体谅。”

    “一家人,说甚两家话。阿奴,当年在瓦岗时,也没见你这般多礼!你现在是什么都好,就这礼节,太过多了些。你我之间,何须如此。”李善道再度将她扯起,叫她来腿上落座。

    殿内有裹儿,还有别的几个侍女,徐兰怎肯,只跪坐在了他的席边,应道:“大王今时之贵,岂复当年瓦岗草莽英雄光景可拟?妾近闻于公尚进言大王,称大王既已位极尊崇,君臣之礼当垂范天下,建言大王整饬朝堂纲纪,以明上下尊卑。妾深以为,此乃持正之论,深合时宜。”

    “于志宁这话,你也听说了?”

    徐兰说道:“大王,不仅贱妾听说了,前日贱妾问安王后,王后也说到此事了,亦认同此议。”

    李善道诧异地瞅了下徐兰。嘿嘿,卢氏当面对徐兰提及此事?这倒是有点意思。

    吃了两块点心,有点甜腻,他端起茶碗,喝了口茶汤,笑道:“于志宁的建议,固有其理。然阿奴,当此创业未定之秋,繁文缛节,何如实效?而且我这个人,你知道的,向来厌烦虚礼浮文。将君臣之仪整饬得再是齐楚,於大业何补?根基未固,便故作矜持之态么?恐反失人心。我听说,李渊在长安称帝以后,每与臣下相见,自必称名,以示谦抑。此乃他收揽人心之术!他明此中关窍,难道我不如他,我就不知么?是以当日于志宁进谏,我虽当面赞许了他几句,——阿奴,此是你我夫妻私下言说,实则我根本就没有采用他此议实行之的打算!”

    徐兰赞佩说道:“大王英明,不拘俗礼,落目长远,此非贱妾可比。”

    两人话题重回到徐盖所问,该怎么回复徐世绩的家书上边。

    徐兰迟疑提出,说道:“大王,从元文都的来信可知,洛阳的情势现必已是颇为危急。此与妾弟回书,要不要隐秘地问问他,洛阳的局势究竟如何,李密此次有无攻下洛阳的把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