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九十一章 开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九十一章 开拓 (第1/3页)

    靖平二年,仲夏。

    铅灰色的海潮,仿佛凝固了千万年的绝望,终于被船首撞开一道浑浊的豁口。

    “海鹞号”如同一条被巨浪蹂躏了千百遍的破麻袋,**着、颤抖着,将布满盐霜和藤癣的残破船舷,重重靠上那片粗粝的栈桥,栈桥简陋得近乎原始,几根巨大的圆木深深打入浅滩,上面铺着未经精细处理的厚木板,边缘还带着树皮的毛刺,它从一片被匆忙砍伐出的空地边缘探出,连接着后方那片更高、更坚实的土地。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浓烈海腥、陌生植物辛辣清香、雨后泥土腥气以及远处密林深处隐约飘来的腐烂气息的味道,这味道霸道地钻入每一个刚刚踏上这片土地的人的鼻腔,瞬间盖过了船舱里积郁数月、令人作呕的汗臭、呕吐物和霉变的混合气味。

    死寂。

    一种劫后余生、夹杂着巨大茫然和本能敬畏的死寂,笼罩了甲板上所有还能站立的人。

    陈守业几乎是瘫软着被水生拽下跳板的,脚掌踏上坚实、微凉的土地,那触感让他膝盖一软,若非水生死死架住,他几乎要跪倒在地,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睛茫然四顾。

    栈桥后方,是一片被暴力清理出的巨大空地,焦黑的树桩如同狰狞的伤疤,密密麻麻地散布在泥泞的地面上,诉说着开拓伊始的粗暴,空地边缘,是难以想象的、高耸入云的原始森林。那些树木的形态诡异得令人心悸:树干笔直光滑,直刺铅灰色的苍穹,树皮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灰白色,如同剥落的巨蛇鳞甲;巨大的树冠并非层叠的枝叶,而是如同一把把撑开的、浓密到令人窒息的巨大绿伞,遮蔽了几乎所有的天光,只在缝隙间投下幽暗的绿影,空气中那股清冽又带着一丝辛辣的奇异芳香,正是源自这些巨树。

    空地中央,矗立着一座用巨大圆木和粗糙石块垒砌而成的简陋营寨,寨墙高约两丈,顶端削尖,几座简陋的木质箭楼歪歪斜斜地立在上面,隐约可见穿着大魏海军号衣的士兵在警戒,营寨中央,一面巨大的黑龙旗在带着咸腥味的海风中猎猎招展,旗杆下,一块巨大的、被特意保留的砂岩异常醒目,即使隔着老远,也能看到那上面用利器深深镌刻着一个巨大的、殷红如血的--

    “魏”!

    赵吉当初历经九死一生才刻下的字迹,如今成了这片蛮荒之地最醒目的灯塔,也是所有漂泊者心中唯一的锚点。

    营寨外,围绕着几排同样简陋但排列相对整齐的木屋,显然是给后续抵达的官吏和匠户居住,更远处,靠近森林边缘,则是一片更加混乱的窝棚区,炊烟袅袅,人影绰绰,那是之前几批抵达的、持“丙等”特许状的零星移民,整个营区,都笼罩在一种初生的、混乱的、却又被无形铁腕强行约束的秩序之中。

    “爹...爹!我们...我们到了!博安洲!我们自己的地!”水生激动得声音发颤,紧紧抓着父亲枯瘦的胳膊,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他年轻的眼睛里充满了对这片陌生土地的震撼,以及一种摆脱了海上地狱、终于触摸到希望的狂喜。

    陈守业却只是茫然地点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像漏气的风箱,他贪婪地、大口地呼吸着这陌生却不再颠簸的空气,胃里翻江倒海的感觉尚未完全平息,脚下的土地也仿佛仍在摇晃,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里那张粗糙的“丙等壹柒叁”木牌,冰凉硌手,自己的地?在哪里?眼前只有无尽的蛮荒和那座冰冷森严的营寨。

    阿木尔一家紧随其后踏上了栈桥。他高大的身躯在踏上土地的瞬间微微一沉,随即稳如磐石,他锐利的鹰眼迅速扫过营寨、箭楼、木屋、窝棚区,最后落在那片幽深得如同巨兽之口的原始森林上,他解下背上沉重的皮囊,轻轻放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妻子乌云其其格紧紧抱着小女儿其其格,脸色苍白,长途晕船和未知的恐惧让她显得格外虚弱,十三岁的***则挺直了腰板,像一头初临陌生领地的小狼,警惕地打量着四周,右手下意识地按在腰间新磨的猎刀刀柄上,那道鞭痕在铅灰色的天光下依旧刺目。

    阿木尔的目光与不远处几个同样穿着破旧皮袄、眼神带着草原气息的汉子)交汇,彼此微微颔首,无声的同盟在踏上新土的第一刻便已结成,他弯腰,抓起一把脚下微湿的泥土,在掌心用力捻开,泥土呈深褐色,带着腐殖质的松软和肥沃气息,远胜草原上那被风沙侵蚀的硬土,一丝难以察觉的、属于猎手和牧民的满意光芒,在他深陷的眼窝里一闪而过。

    小其其格怯生生地从母亲怀里探出头,她不懂什么特许状,只知道脚下踩着的,不再是摇晃的船板。

    王石头是最后一批下船的,他拄着那根沉重的枣木拐杖,仅存的左脚重重顿在栈桥木板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仿佛在宣示自己的抵达,他身后的七八个老兵鱼贯而下,个个眼神锐利,带着久经沙场的戾气和一种挣脱牢笼后的亢奋,他们腰间挎着刀剑,背上背着简陋的行囊,里面装着磨刀石、火镰、几块干粮和最重要的--那张烫着金漆的“甲等零叁玖”特许状。

    王石头那只独眼冷冷地扫视着这片营地,营寨的简陋、窝棚区的混乱、远处森林的幽深,在他眼中非但不是威胁,反而激起了他沉寂已久的征服欲,这里没有真定府衙的规劝,没有邻居异样的眼光,没有夜复一夜啃噬灵魂的梦魇!这里只有蛮荒、可能的敌人,以及用刀锋和力量就能划定的地盘!他深吸一口带着原始气息的空气,胸膛里那股久违的、属于战场的热血似乎重新开始奔涌。

    “石头哥,这破地方,比当初打过的辽境还荒!”豁嘴啐了一口,脸上刀疤狰狞。

    “荒才好!”王石头的声音嘶哑低沉,“荒,才有地方让咱们兄弟立棍儿!去问问,那管事的‘转运使司’在哪儿!该咱们‘甲等’的章程,得先立起来!”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而穿透力极强的号角声从营寨方向响起,紧接着,营寨那厚重的原木大门缓缓打开,一队约二十人的士兵列队而出,为首者身着大魏海外都督府的低阶武官官服,神色肃穆,他们迅速在栈桥通往营寨的道路两侧肃立,形成一条简陋的通道。

    一个身影,在数名亲随的簇拥下,缓步走出营寨大门,踏上了这片他曾经以生命为代价标记过的土地。

    赵吉。

    他已不再是当初离开钱塘江口时眼里闪着兴奋光芒的少年,也不是那个历经艰辛才回到大魏的形容枯槁、衣衫褴褛的探险者,如今的他一身深青色的海外都督府同知官服,衬得他身形挺拔了许多,虽依旧清瘦,却再无半分虚弱的痕迹,海风和烈日在他脸上留下了更深的古铜色印记,也刻下了超越年龄的沉稳线条,他的眼神沉静依旧,却少了几分当初的执拗炽热,多了几分历经生死、手握权柄后的深邃与内敛,腰间悬着一柄制式雁翎刀,步伐沉稳有力。

    他的出现,立刻吸引了所有刚刚下船、茫然无措的移民的目光,敬畏、好奇、希冀、恐惧...种种情绪交织在那些疲惫的脸上,陈守业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水生则激动地瞪大了眼睛;阿木尔微微眯起眼,草原人的本能让他迅速评估着这位年轻官员的分量;王石头拄着拐杖,独眼锐利地审视着赵吉,评估着这位名义上掌控博安洲最高权力的“同知大人”的成色。

    赵吉走到那块巨大的刻字砂岩前,停下了脚步,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那个由他亲手刻下、如今已深深烙印在这片大陆上的“魏”字,冰冷的岩石,粗糙的刻痕,带着一种亘古的厚重感,顺着指尖传递上来。

    他突然想起了他当初回到大魏之后,与叔父见的第一面。

    ......

    京城,紫禁城,御花园。

    时值深秋,御花园内不复春夏繁盛,却别有一番疏朗清寂的韵味,太液池水波不兴,倒映着澄澈高远的蓝天和几片如絮的白云,残荷的枯梗倔强地刺出水面,留下水墨般的剪影,金黄的银杏叶铺满了小径,踩上去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顾怀一身玄色常服,未戴冠冕,只以一根简单的墨玉簪束发,负手走在前面,他的背影在秋阳下拉得修长,赵吉落后半步,身着靛蓝布衣--虽已封“安王”,他却依旧习惯这身象征解脱的平民装束,只是质地比出海前好了许多,他默默跟在叔父身后,目光落在顾怀肩头被风吹起的一缕发丝上,心思却如太液池水,看似平静,深处暗流涌动。

    “吉儿,”顾怀的声音打破了宁静,依旧那么温和,他并未回头,目光投向远处几株依旧苍翠的松柏,“博安洲...那片大陆,感觉如何?”

    赵吉微微一顿,思绪瞬间被拉回那片金黄色的沙滩、诡异的巨树森林、还有那勒石刻字时涌动的热血与悲怆,他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是御花园清冷的草木香气,与博安洲那浓烈原始的气息截然不同。

    “回叔父,”他斟酌着词句,声音沉稳,“广袤无垠,远超想象,沃土连绵,物产之丰,中原罕见,不过...亦险恶非常,风暴酷烈,水土迥异,更有未曾开化之土蛮,行踪诡秘,性情莫测,非意志坚韧、抱团协作,难以立足。”

    他顿了顿,补充道,“初至之艰辛,十不存三。”

    顾怀轻轻“嗯”了一声,脚步未停,仿佛赵吉描述的并非九死一生,而只是一段寻常的旅途见闻。

    “知道我为何将博安洲交予你,而非杨哲么?” 顾怀忽然问道,声音依旧平淡。

    赵吉心中微凛,杨哲...他负责西方那盘更庞大、更凶险的棋局,叔父此问,似乎意有所指。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