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黄金时代 (第2/3页)
进技术方向的优秀应届生,往往能够拿到更高的起薪……这是因为智云集团里的研发员工,本来薪资就非常高。
智云集团里的研发员工,其薪资水平明显高于文职类员工,其中位数年薪达到一百二十万左右,部分优势业务部门,如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设备,量子计算机等部门,其中位数年薪会更高,一百五十万以上。
中位数收入,这基本上就能够代表一个公司的赚钱能力,整体的薪资福利待遇了。
而智云集团在这些方面,都是大幅度领先其他企业的。
只不过想要拿智云的高薪也不容易……技术员工还好一些,211本科毕业,专业不错,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履历不错的话,就已经有可能校招入职智云了。
但是文职类嘛,985本科是起步线,名校硕士和博士才能说比较有优势……想要进入一些比较重要的部门那就更难了。
至于普通大学的文科生,连参加智云校招的资格都没有啊……这年头,好多211的文科本科生,连智云校招在哪开都不知道呢……因为智云不去他们学校进行校招。
对于文科生而言,智云的高新也不是那么好拿的,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求学道路中超过众多竞争对手才能有的机会。
徐申学旗下的各企业,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想要进来不容易,但是一旦进来了就比较稳定。
徐申学很少对技术性员工进行裁员的……倒不是说徐申学心善,会平白无故养着这些员工,而是他手底下的企业都是大企业居多,体量多,项目足!
就算一个企业里业务失败,已经容纳不了大量员工,他也还有其他一大堆企业可以消化相关的员工。
不会因为某个业务的失败就把整个项目组的员工全部给裁掉,而是会把失败项目组的员工分流到其他项目组了。
不像是其他中小体量的企业,因为规模小,项目也少,一旦某个研发项目失败或业务失败需要裁员节省成本的时候,只能大砍刀直接裁员。
也不像是一些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单纯追求人力成本的控制,提升所谓的工作效率,然后玩命压榨员工的,超过三十五岁就觉得人家不行了,要裁员让年轻牛马来了……因为互联网大厂里的高薪岗位都是普通码农,可代替性太强!
徐申学不这么搞……理由同样不是单纯养人,而是因为研发性质的高技术员工招募困难,培养也困难。
毕竟徐申学这种玩制造业的,对技术性员工的技术和经验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这也导致了徐申学的企业里,很少进行大规模的裁员,尤其是中年裁员……当然,很多制造行业其实也这样。
技术骨干你说炒掉就炒掉,那公司还不得倒闭啊!
而徐申学的一大堆企业,其实就是非常典型的制造业类企业……只是制造的产品科技含量高了点,黑科技多了点。
海蓝汽车,也是属于徐申学旗下的重要企业了,其公司文化尤其是在对待技术上都非常一致的。
也是属于极端重视技术的公司。
这也导致了,技术性员工入职海蓝汽车后,不出什么太大的意外,也不是什么水货的情况下,很少会被裁员,当然员工因为各种原因离职的也有,只不过是少数。
这年头,想要找到一份高薪且稳定,各方面福利待遇良好,工作环境还不错的工作,其实也很难的。
赵兴生也好,他的那些同事们也好,就没几个想要辞职的。
那几个同事是不愿意在这个小城市的生产基地里工作,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想要离职,他们是想要回公司总部基地去工作呢,或者再不济也要去那几个大型生产基地里工作!
总不能和赵兴生这样,一辈子窝在这个小城市不是,他们又不是和赵兴生这样是本地人。
而这样一来,其实也给了赵兴生更好的升职机会!
实力比他强,资历比他也深厚的几个同部门同事,都已经决定今年五月份结派遣期,然后返回总部基地去了。
同一批资历以及级别的人里,选择最终留下来的,其实只有一个赵兴生……所以这升职也就比较稳妥了。
回到市区,正式上班之后,他妻子孟琳也惦记着这事:“你那个调职怎么样了,不是说年后给准信吗?”
孟琳其实还是很期待自家老公能够升职的,这意味着更高的收入……他们这个小家庭里,能够有现在的体面生活,主要依靠的就是赵兴生的高收入。
赵兴生作为一个机械工程师,现在一年下来,日常薪资和绩效,再加上年终奖这些差不多能够拿三十万左右,这个收入他们这个小城市里已经算是正儿八经的高薪了。
孟琳虽然自己也在她舅舅的装修公司里上班,当一个装修设计师,但是收入相对一般。
好处是自家人,不用担心失业,工作内容也比较轻松一些,工作时间也自由一些,有点什么事,说一句也就行了。
但是收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一般,一年下来十万还不到……毕竟她舅舅的装修公司,说是装修公司里,其实也就是个大点的包工头,平日里主要接一些普通小区房子里的装修。
她舅舅的整个装修公司里,其实也就那么五个正式员工而已。
舅舅包工头出身,人脉广,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