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4章 项国武上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4章 项国武上门 (第1/3页)

    陈露阳快速将郝逢春的意见写下来。

    还没写完呢,曹青杭也开口道:

    “还有你们做的火花塞,我看设计上的锥口尺寸误差在±0.2mm以内,但建议优化为±0.1mm,这样可以适配更多缸盖种类。”

    紧跟着,坐在一旁的技术员也凑过来说:

    “我觉得你们喷嘴管壁厚略大,容易影响喷油雾化方向,喷出来的油束不够均匀。最好能在截面角度上做点调整,这样雾化会更充分。”

    黄见山低声咳了一下,也发表意见:“软管垫片建议增加一个‘双层梯台限位槽’,避免长期挤压下去形变,容易渗漏。这点在货车上尤其明显。”

    好家伙……

    陈露阳一边奋笔疾书,一边眼珠子越发发亮。

    这一桌人你一言我一语,句句都是干货。

    他心里清楚,这些可不是随便闲聊,是几十年经验积攒下来的真东西!

    每一个改动意见,背后都对应着数不清的车间试验、故障检修和报废样本。

    “火花塞精度一收紧,发动机的点火效率就能稳一层;”

    “喷嘴管壁厚一改,油耗和雾化方向就能省一分;”

    “软管垫片多一道限位槽,渗漏的问题就能少一半。”

    这些话要是搁在外头,得多少人请吃饭、托关系都不一定能听到。

    陈露阳边写边暗暗咬牙感慨:

    要是能把张楠领过来就好了!

    那小子画图纸有天赋,但终归是学生。

    若能在这种场合跟着一帮老专家和骨干们混个半个月,

    就算不开口,光是看、光是听,也能学到书本里没有的东西。

    王轻舟坐在旁边,表情轻松柔和的看着陈露阳与厂里的技术员们进行交流。

    只见青年的腰板微微前倾,手里笔不停歇,几乎恨不得把众人的话一句不落全都刻在纸上。

    登时,一阵暖意涌上心头。

    机械厂后继有人呐。

    王轻舟心里微微安慰。

    眼下厂里最需要的,就是这种肯学肯干的年轻人。

    可是再安慰,厂长的时间也是时间。

    眼看王轻舟低头看了一眼表,于岸山马上开口,止住了陈露阳的问话。

    “行了小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有其他不懂的私下去问。”

    会议算是告一段落。

    众人纷纷起身,椅子腿在水泥地上“吱啦”一响。

    王轻舟带头站起,大家也跟着一齐站起来。

    他抬眼看见曹青杭,随口问了句:“小曹,听说你前几天喝酒喝到医院去了?”

    曹青杭笑道:“那几天身体有点不舒服,正赶上喝了点酒,就犯了病,去医院躺了躺,已经没事了。”

    王轻舟一边往外走,一边悠悠开口:

    “可不能仗着年轻就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

    “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不注意,结果落下了一身毛病。到老了,才知道吃亏在这儿。”

    话音一顿,他又补了一句:“身体本来就不结实,要是身边再有几个不省心的气你,那可真是更难受了。”

    说完,他还特意回头瞟了一眼陈露阳。

    陈露阳愣了下,眨巴着眼:???

    ——看我干啥?我啥时候气过您了?

    王轻舟没给他琢磨的工夫,缓声叮嘱道:“小陈啊,别光一门心思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进出口预展的事儿,是咱厂的头等大事,你得多上上心。”

    陈露阳立刻一收神,挺直腰板,正色表态:“保证完成任务!”

    …………

    这一场会开下来。

    嗯~咋说呢。

    挺闹心呐!

    陈露阳低头瞅着自己的工作笔记本,上面勾勾画画,密密麻麻记了不少东西。

    可一条条捋下来,却越看越别扭。

    真邪了门了……

    不管是油路软管鼓包渗油,还是新车试验里橡胶硬度偏差过大,主要问题都指向自己分管的橡胶车间。

    这也就是厂长和副厂长对自己还挺好,没说啥。

    换成别的车间主任,估计早就被喊起来,罚站着开会了。

    但是没有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