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试试右舵车 (第2/3页)
习惯和咱们完全不同。他们要的是‘眼前一亮’,要的是差异化。”
曹青杭愣了一下:“差异化?”
“对。”陈露阳点点头。
“我建议,除了这批符合国内习惯的展车外,咱们单独再做一台‘特别版’样车,专门针对港澳市场。”
“比如,那边交通靠左行驶,右舵是必需的。”
“漆面呢,要用亮色金属漆,最好是高亮的金属色,港澳湿热气候,车子停在太阳下不能一晒就暗。”
“再有车标、仪表盘、说明书,全都加上中英文双语标识,一上来就让人觉得咱们懂他们的需求。”
曹青杭一听“右舵车”,眉头就皱了起来。
“右舵?小陈,你是不是说错了?”
“咱国家的公路都是左边坐驾驶,右边开车门。你要把方向盘挪到右边,司机得把手臂伸到窗户那边去打招呼才行吧?这不是添乱么?”
一旁的老工人更是挠头:“我还是头回听说方向盘还能装右边的。那玩意儿开起来不得别扭死?”
陈露阳耐心解释:“曹工,你们说的是咱国内的情况。可港澳、英国那一套,他们是靠左行驶,方向盘必须装在右边,否则司机下车就得从马路中央走出来,既危险又不合规矩。在他们那儿,右舵才是正常,左舵才是怪。”
几个人对视一眼,半信半疑。
陈露阳拍胸脯:“这些都是松亭饭店教过的,消息保真!”
工人疑惑:“这要真弄成右舵,那回来还能在咱这儿上路吗?”
“当然不能在国内跑。”陈露阳笑着回答。
“可咱是去进出口预展,不是国内展销。”
“展会那边是给外国人看的。只要他们看的习惯,那就够了。”
曹青杭皱皱眉:“你刚才说车漆用亮色金属漆,还要防晒?”
陈露阳忍不住笑出声:“曹工,你想想,南方和港澳那边,太阳一年四季都晒得厉害,湿度又高。”
“深色漆一晒就发暗,时间久了掉漆更快。亮色金属漆反射热量,不容易褪色,看上去还干净精神。”
“港澳那撇喜欢一看就亮堂的东西,这就是他们的口味。”
这话一出,曹工和师傅没有反应,几个年轻工人倒是点头:
“对哦,我去年去广交会,看到街上有外国小车,漆面就是亮银的,看着贼洋气。”
曹青杭抬了抬眉毛,虽然不太认同,但还是将陈露阳的意见抄写在了本子上。
陈露阳继续道:“除了舵盘和油漆,还有两个地方,能让咱们这车在展会上更出彩。”
“第一就是尾灯。咱现在的灯罩都是一体红色的,可国外和港澳的交规要求,刹车灯是红的,转向灯必须是橙黄的,倒车灯还得是白的。要是拿着一体红灯去展览,人家一眼就看就会觉得少点啥。”
老工人愣了:“分那么细干啥?”
“一个灯罩不更结实?”
“再说了,咱这灯图纸就一套模子,你要改分色,还得多开模、多配料,折腾出来看着花哨,晚上亮度还不一定有现在这一整块红的亮。”
曹青杭也皱起眉头:“是啊,灯具模具都定死了,真要改,来得及吗?”
陈露阳轻松道:“其实不难。咱国内摩托厂早就做过橙色和透明灯罩,工艺都有。”
“只要找轻工厂压一套双色罩,立马能用。”
“就算这次来不及量产,做一对样件也行。”
几个人对视一眼,都没吭声,但神色明显松动了。
陈露阳继续道:“第二就是后备箱。”
“外国客商很讲究售后和配件保障,尤其关注工具和备件。”
“我建议在展车后备箱里放一套工具箱,哪怕是简单的扳手、千斤顶、备胎,都整整齐齐摆上。”
老工人眨眨眼:“这不就是咱平时修车用的那点玩意儿?还好意思拿出去显摆?”
陈露阳摇头:“区别就在这儿。”
“咱们觉得理所当然,他们却当卖点。”
“你想啊,人家要是只看到一辆光秃秃的车,他们就会担心以后车坏了咋办。”
“可如果看到随车工具一应俱全,就会觉得买这车省心。”
“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