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六章 :预备役扩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八十六章 :预备役扩张 (第2/3页)

员向卡洛宣誓效忠,卡洛统治下的西班牙也正式开始了第六届内阁政府的任期。

    在第2天,卡洛就召见了内阁首相奥尔卡霍男爵,讨论了西班牙政府在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

    鉴于欧洲愈加明显的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情况,西班牙有必要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确保西班牙本土不会受到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影响。

    因为西班牙处于伊比利亚半岛的原因,除了自己的邻国葡萄牙之外,西班牙需要防备的实际上也就只有北方的法国。

    考虑到西班牙不是没有加入德奥同盟的可能,要是真的与法国作战的话,必须要防止法国军队快速入侵到西班牙的内陆地区,从而对西班牙的工业和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

    西班牙和法国的边境长达四百多公里,但因为中部有比利牛斯山脉阻隔的原因,实际上需要防范的只有东西两个山口的平原地区。

    这其实也代表着,就算未来西班牙会和法国爆发战争,只需要在比利牛斯山脉的两个山口修建坚固的防御堡垒,就能用少量的军队轻松阻挡法国军队。

    只需要在两座堡垒装备大量的火炮和机枪,凭借后方就是西班牙本土的后勤补给优势,哪怕有几十万法国军队进攻这两座堡垒,也绝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攻破。

    要是再有空中优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西班牙只需要30万军队,就能阻挡上百万法国军队的进攻。

    这就是地理优势带来的加成,也是卡洛丝毫不惧怕法国这个列强国家的原因。

    经过和奥尔卡霍首相的讨论,最终确定了在比利牛斯山脉西部的伊伦以及东部的良萨修建军事堡垒的提案。

    说是军事堡垒,实际上是两道依托比利牛斯山脉建造的坚固防线。按照建造计划,这两处军事堡垒将由大大小小的地堡和地上堡垒组成,总容纳兵力超过20万人。

    在没有确定与法国为敌之前,这里的防御攻势并不会满员,驻扎的军队人数最多也不超过10万人。

    一旦确定要和法国为敌,这里的防御攻势将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满员,政府也会组建更多的人手,修建更多的防御阵地和战壕,将这两处边境线营造成钢铁防线,确保法国和其他国家的敌军不会踏入西班牙国土一步。

    虽然都是战争,但进攻战和防守战的消耗以及伤亡是完全不同的。

    凭借着火炮和机枪,防守一方的伤亡必定是更少的。哪怕西班牙要参加世界大战,也注定不会是进攻方。

    如果不和法国作战的话,那无疑是更好的结局。因为这代表着西班牙的敌人并不和自己相邻,在大部分时候,西班牙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的本土安全。

    除了修建防御阵地之外,卡洛还批准了国防部门关于扩建预备役的请求。

    随着时间来到1897年,西班牙政府所统计的总人口也已经达到了3207万人左右。

    虽然这样的人口放眼整个欧洲也算不上多,但也基本弥补了和欧洲列强之间的差距。

    3200万的人口可以让西班牙政府放心地进行扩军,适当的提高预备役,也是为了应对随时有可能到来的战争。

    要知道,欧洲各国的现役军队和预备役数量,自两大军事集团对抗正式形成之后已经在不断的提升。

    根据西班牙皇家安全情报局的相关资料显示,在1890年左右,欧洲各国的陆军和预备役人数还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

    当时现役陆军最多的是俄国,人数也只有不到70万人。德国和法国的陆军人数都在50万人出头,考虑到德法当时激烈的竞争关系,这样的陆军人数也是比较合理的。

    剩下的欧洲列强国家的现役军队人数都不足50万人,奥匈帝国现役陆军人数只有30万出头,意大利的现役陆军人数更是只有20多万人。

    除了德法俄三个国家的预备役人数超过百万之外,其他国家的预备役人数均只有数十万人不等。

    因为英国政府实行职业兵制的原因,他们的预备役体系是比较薄弱的,预备役人数甚至是欧洲列强当中最少的。

    可到了现在,各国的现役陆军人数和预备役人数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

    俄国的现役军队人数猛地提到了百万级别,对其他国家达成了断崖式的领先。

    俄国的盟友法国,同样也拥有接近70万人的现役军队。法国和俄国的现役军队加起来就已经接近200万,更别提这两个国家的预备役人数同样高达200万以上。

    也正是因为法国和俄国的不断扩军,让德国不得不将自己的预备役人数同样提升到70万人左右。

    再加上自己的预备役,德国也能在短时间内将军队扩张到200万以上,勉强能够应对来自法国或者俄国一方的压力。

    作为德国的盟友,奥匈帝国在军队数量方面的表现是不合格的。奥匈帝国的现役军队数量只有40万人,预备役数量更是只有不到50万人。

    现役加预备役的数量合起来也不足百万人,想要靠奥匈帝国来拖住俄国军队,这完全是办不到的。

    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