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预备役扩张 (第3/3页)
为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另一个盟友,意大利的陆军人数在这几年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扩张。意大利的现役陆军人数已经超过30万人,预备役同样高达30万人。
虽然这样的陆军人数相较于原本的意大利来说已经有了不小的增长,但却明显无法和法国以及俄国相比。
这也是明面上法俄同盟的优势比德奥同盟更大的原因,除了德国能和法俄其中任何一个国家匹配之外,剩下的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加起来,也无法对抗另一个超级列强。
因为两大军事集团不断扩军的原因,英国也只能不断扩张自己的陆军人数。
因为布尔战争刚刚结束的原因,英国并没有裁撤自己的军队。英国在南非战场仍然部署着超过20万的驻军,就这还不能彻底平息布尔人的反叛。
也正是因为这20万人的驻军,让英国的军队数量一跃达到了70万人的高水平。
但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的是,英国在预备役方面的表现仍然相当糟糕,他们的预备役人数和意大利是同一个级别的。
更重要的是,英国的这70万现役陆军,其中也是有不少的水分的。
真正属于精锐的本土军队只有20万人,剩下的接近50万人全部都是各殖民地的仆从军,实际战斗力是无法保证的。
英国军队之所以在布尔战场有着较高的伤亡,除了布尔人的游击战术让英国人十分头疼之外,还有就是英国军队动员的大量的来自各殖民地的军队战斗力实在太过糟糕。
光是来自印度的军队,就在布尔战场上送了上万个人头。也正是这些来自各殖民地的军队表现太过糟糕,才极大程度地拉低了英国军队的表现,让英国和意大利军队一道成为欧洲国家的笑谈。
好在英国还有强大的海军,海军足以维持大英帝国的荣耀。陆军的表现糟糕也就糟糕,反正获得最终胜利的是英国。
相较于欧洲四大列强,西班牙的现役陆军数量是最少的。算上殖民地军队和近卫师之后,西班牙的现役陆军人数也只有32.9万人。
这样的陆军人数只是和意大利一个等级,比奥匈帝国的现役陆军人数都少,更不用说欧洲四大列强了。
如果西班牙想要在未来的战争中参战并且获得足够的利益,适当的扩张现役陆军人数,亦或者提升预备役人数是很有必要的。
只有确保能在战争爆发时就能迅速武装起上百万的军队,才能让西班牙可以从容应对世界大战中的敌人。
考虑到扩张现役军队带来的军费压力,卡洛最终选择了第二种方式,也就是通过增加预备役人数来加强西班牙的军事实力。
目前西班牙的军队一共有32.9万人,其中皇家陆军有17.5万人,近卫军有1.5万人,殖民地军队有13.8万人。
从军队的比例也能够看出,属于精锐的皇家陆军和近卫军的人数实在太少,接近一半都是殖民地军队这种滥竽充数的军队,总体战斗力相较于欧洲其他国家的现役陆军来说,明显还是有些差别的。
哪怕西班牙的殖民地军队战斗力要比英国的殖民地军队战斗力更强,也注定无法媲美欧洲列强的本土军队。
所以西班牙不仅要提升殖民地军队的预备役人数,也要提升本土军队的预备役人数。
在某些比较重要的战役当中,该投入本土西班牙军队的,还是需要不惜代价去投入的。
虽然动用大量的本土军队会承担巨大的伤亡,从而影响西班牙国内的生产和秩序。但为了赢得世界大战,这种牺牲是必须要去做的。
西班牙可以通过大量的殖民地军队去减少伤亡,但想要赢得战争,光靠这些殖民地军队是肯定不行的。
说白了,这些殖民地军队最大的作用也只是充当炮灰,替正面战场的精锐军队承担一定的压力而已。
经过和奥尔卡霍首相以及国防大臣乔蒂的长时间讨论,最终确定将西班牙的预备役人数增长到150万人。
别看150万人看起来很多,实际上是要对这150万人进行区分的。
属于西班牙本土军队的预备役数量只有70万人,再加上西班牙现有的本土军队数量,能够确保在战争爆发时西班牙就拥有百万级别的本土军队,这也是西班牙赢得战争的真正底气所在。
剩下的80万人的预备役由各殖民地提供,作为战争爆发后本土军队的炮灰和探路者。
在执行比较艰巨的攻坚任务的时候,就可以优先使用这些殖民地的预备役军队,减少精锐的本土军队的伤亡,让本土军队投入到更加重要的战斗当中。
将预备役人数提高到150万人左右,西班牙现役加预备役的总兵力将达到183万人,勉强也能够到200万人的门槛。
虽然这样的200万军队有很多的水分,但也差不多有接近100万的本土军队,可以确保西班牙安然无恙的度过战争前期。
至于战争中后期,肯定还需要从本土以及各殖民地抽调大量的兵员训练新的军队,光靠现役和预备役军队想要撑过整场世界大战,这是完全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