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七章 :贸易公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八十七章 :贸易公司 (第3/3页)

起了长期的内部斗争和政治动荡。

    1861年,新格拉纳达共和国改名为哥伦比亚合众国。这个国家名字又只维持了20多年的时间,最终又被改为哥伦比亚共和国。

    之所以改名为哥伦比亚共和国,原因是保守党政府为了巩固哥伦比亚大地主专政,恢复天主教会的合法权力,于1886年制定的宪法。

    该宪法不仅宣布天主教为哥伦比亚的国教,还大幅度加强了总统的权力,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

    自哥伦比亚共和国成立之后,保守党政府残酷的迫害异己,镇压哥伦比亚民众的起义。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历史上的美国才能煽动巴拿马地区重新独立,并且成功控制了巴拿马,间接地控制了巴拿马运河。

    对于美国人在南美洲地区的行动,西班牙方面自然是知情的。

    虽然南美洲这些国家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和西班牙爆发了战争,但这不代表现在的西班牙和他们仍然是敌对关系。

    恰恰相反,因为南美洲各国的政治局势都比较混乱和动荡的原因,他们反而需要一个强大的外界盟友来帮助自己稳定秩序。

    在西班牙逐渐复兴的这段时间以来,西班牙和南美洲国家已经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

    有不少的南美洲居民移民到西班牙,也有不少的西班牙民众远赴南美洲,在南美洲进行着自己的经济活动。

    其中的一项经济活动,就是关于阿根廷黑土地的开发。阿根廷拥有世界四大黑土地之一,是天然的粮仓和畜牧地。

    事实也确实如此。历史上的阿根廷确实繁荣了一段时间,靠的就是农牧产品的出口。

    甚至在后世,阿根廷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就是农牧业的出口。西班牙的农产品进出口公司已经踏足了南美洲,特别是在阿根廷,西班牙相关的进出口公司已经控制了阿根廷接近三分之一的粮食和肉类进出口贸易。

    西班牙军队和学校供应的那些肉类,有相当一部分都来自于阿根廷。也正是因为这层贸易关系,在南美洲的这些个国家当中,阿根廷算是和西班牙关系最为良好的。

    西班牙这些在南美洲的经济活动,其实和美国著名的联合果业公司有些相似。

    联合果业公司可谓是历史上南美洲的最大势力,可以轻而易举地操纵南美洲各国的政治局势。

    联合果业公司崛起的过程也很简单,那就是先通过铁路独家修筑和运营权,大肆购买周边的廉价土地。

    将这些廉价土地全部建设成香蕉种植园之后,再通过水果的出口换取大量的收入,然后重复铺设铁路,购买土地,建造香蕉种植园的过程。

    因为资本的快速累积,联合果业公司很快垄断了南美洲的香蕉种植园。

    当一门生意达到垄断地位的时候,哪怕再小的生意,也能赚取相当巨额的收入。

    历史上美国的联合果业公司在达成了香蕉贸易的垄断地位之后,很快就从一家简单的香蕉企业变成了集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为一体的巨型综合企业。

    因为对联合果业公司前期的发展没有任何钳制的原因,等南美洲各国政府发现这家公司已经具备极其强大的资金背景的时候,想要管制也已经晚了。

    联合果业公司已经勾连了各国的反对势力,再加上大量的香蕉种植园以及其他产业所拥有的员工数量,一个不慎就有可能引起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的罢工和游行。

    这也是联合果业公司一家企业能够控制南美洲各国政府的原因,因为这已经不再是一家单纯的资本,而是勾连了政党,军队和民众的庞大势力。

    当然,此时只是1897年,联合果业公司还没有成立。它的前身,由一个美国资本家创立的香蕉企业目前还只停留在中美洲地区。

    这家香蕉企业在中美洲地区确实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和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布局相比,影响力明显还是差了很多的。

    至少在南美洲的南部地区,西班牙的贸易公司已经完成了全面的布局。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地区,西班牙的贸易公司也有所涉猎。

    就算美国的联合果业公司在此刻成立,他们也无法凭借自身的力量在竞争中胜出。

    论资产方面的力量,卡洛此时的资产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哪怕是美国的财团,也无法比拟卡洛手中所拥有的财富。

    要是论政治方面的能力,卡洛的贸易公司也丝毫不虚。西班牙的贸易公司可是打着卡洛的旗号的,皇家两个字就已经能够体现这家公司的实际背景。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非美国能够在国家层面支持联合果业公司,否则就算联合果业公司成立,也不太能与西班牙的贸易公司相抗衡。

    在确定美国将目光放到中美洲和南美洲之后,卡洛立刻命令贸易公司在哥伦比亚展开布局。

    既然美国能够通过联合果业公司掌控南美洲的局势,那西班牙一样也能通过贸易公司影响南美洲的各个国家。

    不说掌控这些国家的政治局势了,至少也要做到能够影响各国的选择,让美国人无法达成自己的目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