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章 岛中之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6章 岛中之况 (第2/3页)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公子对那宋似乎很是瞧不上,称其为‘怂朝’,虽也听公子以往粗略提过,却不知究竟是何说法?’

    蒙恬心中想着李念讲说的后世历史,那两人听了蒙恬话后,却在琢磨蒙恬的意思。

    这位说“诸位若能回返神州看到我大秦变化,定会大开眼界!”,难道是在告诉他们还能活着回去?

    但蒙恬没完全讲明,两人也不敢乱说,只能道:“我等也希望有将军所言那日。”

    说完这句话,那人继续刚才的话题:“在吃喝病痛之外,更难的是许多人想念故土,想要回去。便是我,也常想回去家乡!”

    当年不知故土好,错把他乡当成宝,等离开故土后,才发现故土竟有这么多优点,金乡银乡,不如自己故乡。

    他们离开故土时没带家人,稀里糊涂就跟着熊心等人出了海,结果到了海外,衣食住行医皆是问题,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也日深,许多人夜里思乡睡不着。

    可惜离开故土易,归去便难了,首先得他们能渡海回去,其次是归去后要面对秦人,故乡此时已是秦人的土地,他们作为叛军,秦人肯允许他们再回去?

    蒙恬听后笑道:“常言‘故土难离’,并非没有道理。诸位此番若能为大秦将事办好,兴许有机会回到故土!”

    面对蒙恬随口又画了一个饼,两人欣喜若狂,他们都以为在出海后,这一生不可能再回归故土,没想到这位大秦名将愿意给机会。

    这位可是大秦名将,实打实的秦国重臣,有他给机会,那此事大概能成。

    两人再次向蒙恬道谢:“谢将军大恩,谢将军大恩!”

    蒙恬道:“别急着谢本将,此事能否成还得由陛下定夺。本将只能在陛下面前为你等呈说一二!”

    蒙恬并不看好这些人能被放归回原本的故乡,即使陛下允许其等活着回返神州,应当也会让其等迁移到其他地区栖居。

    这些人本是不稳定因素,允许他们活命已是格外开恩,怎可能让其等再回故土居住,万一某朝一日这些人又掀起叛乱,咋办?

    但对这些人而言,迁移到其他地方居住,也比在这岛上更好。

    这里可不是后世的宝岛,是一座几乎未经开发的蛮荒野岛。

    “将军能为我等在秦皇陛下面前美言,我等已感激不尽,哪敢再有多求!”

    对两人的态度,蒙恬很是满意,问道:“诸位来岛已久,对岛上地形、局势比我等更熟,可能为本将讲说一二?”

    对蒙恬会想从他们这了解这座岛,两人有些意外,按他们的想法,秦人应该对这岛很是了解,不然怎么会找到他们藏匿船只的港湾?

    难不成是秦人蒙的?

    那他们运气也太差了!

    不过,现在也不能说运气好坏,如果他们向秦人投诚成功,那秦人找到他们藏匿船只的港湾,将船只摧毁反而是件好事。

    因为他们要是乘船出了海,可就没有向秦人投诚,回归故土的机会。

    出海的日子肯定没回归故土好,即使秦人不将他们安置回故土,而是迁移到其他地方,那也比在这瘴厉横生,生番遍地的地方好。

    “将军想知,我等自当知无不言,可我两所知不多,没法与将军详说。”

    能被昭岳等人秘密派来接触蒙恬,他们的地位肯定比普通士卒更高,但也不会太高,太深的机密了解不到。

    蒙恬也明白以两人的地位,肯定没那些六国旧贵高层知道的多,也不为难,道:“两位只管说所知消息即可!”

    一人这才讲起来:“我等对这岛的了解其实也不完全,此岛甚大,许多地方,我等也未去过。”

    蒙恬向这些人了解流求岛的消息,是确实需要了解,虽然从李念那得到了不少流求岛的资料,可那些都是后世的资料,与这时代的流求岛必会存在一些差异。

    若不得到更及时准确的消息,任由这些差异存在,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