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章、扑朔迷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章、扑朔迷离 (第3/3页)



    坐在首位的妇人,一脸淡定的说道。

    如果搁在几年前,她还真担心朝廷会趁机收复国公府的权力,让他们沦为普通勋贵。

    现在无需操心了。

    多了一个世镇安南的汉水侯府,朝廷就算要采取行动,也要考虑汉水侯的反应。

    有人分摊压力,黔国公府就不再扎眼。

    相较于能征善战的汉水侯,连继承人都未成年的黔国公府,还不值得皇帝忌惮。

    有得有失。

    正是缺乏忌惮之心,巡抚衙门才敢不断试探他们的底线,一步步蚕食国公府的权力。

    “大嫂,权力让出去容易,要拿回来可就难了。

    这些都是祖宗留下来的基业,不能葬送在我们手中。

    那帮文官既然敢乱伸手,我们就该剁了他们的爪子!

    缅甸王国不断做大,已经吞并了我大虞多家藩属,随时都可能成为安南第二。

    早晚都要干一仗,不如此时挑起战火,打那帮文官一个措手不及。

    一旦前线战事不利,为了自己的官帽子,他们只能求助于国公府。

    前面丢掉的权力,全部都可以拿回来!”

    一旁的青衣男子卖力鼓动道。

    战争有大凶险,同样伴随着大利益。

    黔国公府终归是勋贵,想要说话硬气,最简单的操作就是博取战功。

    身上的战功越显赫,在朝堂上说话的声音就越大。

    勋贵系的四大巨头,就是现成案例。

    以黔国公府在勋贵中的影响力,只要能够在战场上有所表现,他们也有机会成为勋贵系中的第五巨头。

    现任家主年幼,对家族来说是劣势,可对他们这些叔伯个人来说,却是大大的优势。

    国公爷不能指挥千军万马,那么帅军打仗的重任,自然就会落到他们头上。

    一旦立下大功,功劳就是他们自己的。

    不奢望一门两公,能捞到一个伯爵,那也是血赚。

    再不济的话,拿到一个总兵的位置,同样是不错的选择。

    本质上,黔国公府的子弟,都是被其他勋贵将领给刺激到了。

    一场平叛战争打下来,勋贵子弟迎来了官职大批发。

    最近一两年诞生的参将、副将、总兵,比过去十年的总和都多。

    “五叔,挑起战争容易,要结束战争难。

    云南承平已久,官军早就不堪大用。

    前面的平叛战争,云贵联军就败多胜少。

    连收拾叛军都困难,想要解决缅甸王国,那就更指望不上。

    公府那几千私军,战斗力虽然不错,可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拉到战场上去,很容易被敌人用数量给堆死。”

    少年一开口,室内瞬间安静下来。

    甭管年龄多小,当代黔国公只要开了口,大家都必须慎重考虑。

    “公爷,光我们的力量,确实没把握拿下缅甸王国。

    可如果有盟友帮忙,那就不一样了。

    从搜集到的情报来看,安南地区已经稳定下来。

    一旦战争爆发,完全可以请汉水侯出兵,偷袭缅甸王国的后方。

    ……”

    不等青衣男子说完,就被国公府夫人挥手打断道。

    “别白费力气了,汉水侯府那边老妇书信联络过,他们刚刚在安南立足,对发起战争没有兴趣。

    就算真要打,那也要等数年之后。

    大家先安下心来,等待时机成熟吧!”

    对发起战争,她没有意见,但必须等到儿子成年掌权后。

    在此之前,任何宗族旁系做大,对嫡支来说都是威胁。

    ……

    京师。

    各方势力加入调查后,很快锁定了凶手的身份——边军。

    确切的说,是一支投降了北虏的边军。

    至于为何要袭击万阁老的车队,这就没人知道了。

    多家衙门联合组成的调查团,能查出凶手就不容易了,指望效率那就是奢望。

    等他们锁定目标,凶手早就逃回了草原上。

    从抓住的俘虏口中得知,他们是附近的山贼,被这些凶人强拉着参与战斗。

    大战结束之后,边军分散撤离,他们则按照上面的命令向西北撤离。

    从一开始,锦衣卫就被带偏了视线。

    至于这些叛徒怎么混进来的,又如何瞒过地方衙门的视线,就不是他们这些小卒子能够知道的。

    不等调查进一步展开,顺天府中多名官员自杀在家中,其中也包括顺天府伊。

    看着汇总上来的调查结果,徐文岳很是发愁。

    直接说是北虏干的,看似能够解决问题,可这样的结果各方都不会满意。

    敌人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顺天府的一众官员,也不会凭白无故的自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