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钓鱼 (第2/3页)
赞美声,场面很是温馨和谐。
伸手不打笑脸人,见大家都这么识时务,李原也丧失了杀鸡儆猴的想法。
……
杭州府。
“舞阳侯所部已经先一步出发,陛下再次下旨催促我们行动。
诸位将军,可曾做好准备?”
景国良神色凝重的询问道。
这次勤王行动,朝廷催的实在是太急了。
皇帝提出的战略要求,也不是一般的高。
将北虏挡在顺天府之外,在他看来这种变态的要求,喊喊政治口号还行。
真要付出行动,那就是在做梦。
除非北虏主动配合,不然敌人杀到京师的速度,肯定比勤王大军抵达的速度快。
可惜他们远在千里之外,单纯靠一份奏折,肯定抵不住百官天天在皇帝耳边念叨。
“公爷,福建三镇的兵马,还有两天抵达指定位置。
最快三天之后,可以登船北上。
只是北方不比南方,冬天温度要低的多,军中御寒物资储备的不够。”
福建第一镇总兵袁泽率先表态道。
出兵勤王,大家是支持的。
可现实问题,也需要及时解决。
福建许多地区都是暖冬,极少数地区冬天能见到雪。
对比被白雪覆盖的北方大地,需要承担的御寒压力,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上一次两广起兵勤王,那是去的时间晚,避开了最冷的季节。
现在朝廷催的紧,今年冬天又格外的冷。
在参战之前,大军先要面临大自然的考验。
如果准备不充分,非战斗减员,就能把大军压垮。
“御寒物资,你们大可放心。
总督衙门准备好了冬衣,在大军登船前,肯定会发放到每一名士兵手中。
本公在汉水侯那边,提前预定好了木炭,足够你们用的。
汉水侯那边搞出了新炮弹,据说威力要大的多,老夫也采购了一批。
拿到手之后,你们先测试一下威力,别到时候误伤了自己人。”
景国良淡定的回答道。
他和李牧的关系人尽皆知,避嫌都没用。
在场都是自己人,很多讯息没必要保密。
直接摊开来说,反而可以增加大家的信心。
论起在军中的威望,一手带出众将的汉水侯,比他这位勋贵系老大影响力更大。
“公爷,就是那种威力增加数倍的炮弹?”
卫浩宇激动的询问道。
战场上那么多人,安南战场上使用了新炮弹,根本无法长期保密。
只不过之前,主要是道听途说,没有确切的证据。
以讹传讹的事情多得去了,大家没往心里去。
毕竟,改造一下炮弹,威力就增加数倍,完全超出了众人的认知。
“没错!
老夫专门试射过,爆炸威力要大的多。
如果在野战中同北虏遭遇,这就是我们的破敌利器。
可惜就是这种新式炮弹不光造价高昂,产量也非常的有限。
镇远侯和舞阳侯那边,也分走了一部分,我们只拿到了三千多发炮弹。”
景国良微笑着说道。
炮弹可以拿出来共享,炮弹的生产工艺,却需要严格保密。
尽管这年头,能够大量使用白糖生产火炮的,只有大虞独一家,还是需要谨慎为上。
一旦生产技术泄露,北虏花大价钱采购白糖,那帮唯利是图的晋商,可是什么都敢卖。
“公爷,如果有这种利器,定能在战场上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尤其是炮兵对轰的时候,恐怕几个照面下来,敌军的炮兵阵地就会沦为废墟。”
卫浩宇兴奋的说道。
跟在李牧麾下的时候,他就喜欢使用火炮。
对李牧提出的“火炮是战争之王”理论,很是推崇。
独自领兵之后,也经常喜欢玩弄火炮战术。
一直奉行着,能用火炮解决战斗,就不用火铳。
能用火铳结束战斗,就不让士兵冲杀。
相较于其他部队,他麾下的军队,战损率一直都是偏低的。
“北虏的探子多,新式炮弹,务必要严加看管。
尤其是进入北方地区后,禁止任何外人靠近。
就算地方衙门组织的劳军队伍,也要提高警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