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二十四章、嚣张跋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二十四章、嚣张跋扈 (第1/3页)

    安南,永安府。

    受距离的影响,京中发生大变之时,“勤王大军团灭,舞阳侯殉国”的消息才传过来。

    看着手中的情况,回想起以往共事的时光,李牧眼角忍不住泛出泪花。

    他的军旅生涯中,有一半时间都和舞阳侯深度绑定,两人算是相互成就。

    除了最开始,有相互利用的意思,后面都是真心相交。

    发生了这种变故,无论从哪方面看,他都该替舞阳侯复仇。

    一瞬间,他就给朝中的文官判了死刑。

    甭管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既然做下了此事,那就必须付出代价。

    内心深处,他对永宁帝的不满,也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明知道文官的举动是出于党争,作为皇帝不仅不阻止,反而顺水推舟。

    没有永宁帝再三下旨催促,兵部的公文就算连下一百道,舞阳侯也会当厕纸。

    看似是文官害死了勤王大军,实际上真正的罪魁祸首,还是永宁帝。

    如果不是皇帝有意削弱勋贵系,李牧可不信文官有能力,强逼着皇帝下旨。

    没有武将参与,纯文官发起的百官逼宫,能够吓倒永宁帝?

    甭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李牧是不信。

    当年先帝朝时期,也发生过类似的文官逼宫。

    先帝都没有露面,就被宦官镇压了下去。

    永宁帝如果真不想下旨,有的是办法拒绝。

    勤王大军的指挥和后勤,舞阳侯都是一把抓。

    没有皇帝的参与,文官们除了嘴上过过瘾,实际上什么也干涉不了。

    “本侯欲为舞阳侯和无辜枉死的勤王大军将士复仇,诸位先生可有对策教吾?”

    李牧一脸愤怒的问道。

    封建王朝,臣子不能把矛头直接对准皇帝,但对准文官可以。

    局势发展到现在这一步,文武之争必然爆发,已经无需顾忌得罪人。

    “侯爷,京中局势不明,暂时不宜妄动。

    勤王大军遭人算计,京中勋贵、外戚必然不会罢休,估摸着此刻朝中已经开始大乱斗。

    如果朝廷严惩奸污,那么一切好说。

    倘若朝廷放任奸臣当道,那么当联合成国公、镇远候,以及其他勋贵外戚,共同规劝陛下亲贤臣、远小人。”

    兰林杰率先开口说道。

    屁股决定脑袋,身份决定立场。

    虽然他也是封建士大夫中的一员,属于文官阵营的一份子,但现在跟着李牧混饭吃,那就要站汉水侯府这边。

    说的好听是规劝,本质上也是逼宫。

    从破坏力上来说,武将逼宫导致的后遗症,远比文官逼宫严重。

    一旦发生了,皇权将受到严重冲击。

    “侯爷,兰先生说的不错,现在不宜大动。

    不过我们可以先表明立场,让陛下诛杀奸臣。

    只是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牵扯到的文官数量太多,一下子针对那么多人,怕是难以建功。

    不如挑选其中的主谋,作为重点打击对象。”

    王靖川委婉的规劝道。

    文武之争,就是一个巨大的泥潭,陷进去就出不来。

    纵使取得一时的胜利,也很难永远压制文官。皇帝的生性多疑,决定了对武将的忌惮远胜于文官。

    皇帝不会允许,勋贵长期压制文官。

    现在跳的越欢,未来反攻倒算之时,承受的压力就越大。

    “此事休提,本侯绝不和这种乱臣贼子妥协。

    甭管牵扯到了多少人,都必须追究到底!”

    李牧果断拒绝道。

    如果他是一名单纯的政客,优先权衡利弊,这么干准没毛病。

    可他的身份是勋贵,是大虞军队的主要领袖,军队才是他的根基。

    妥协既对不起和舞阳侯之间的友谊,也会令军中袍泽失望。

    安南都护府远离政治中心,就算得罪了皇帝和文官集团,也动摇不了他的根基。

    安南人都能割据自立,他的底牌可比安南国强多了。

    除了安南都护之外,他还执掌着两广军政。

    按照原来的发展,两广总督任期结束,就会自动卸任。

    现在情况发生变化,还要不要卸任,已经变成了未知数。

    如果条件谈不拢,为了谋求自保,勋贵系剩下的三巨头,都会霸着总督位置不放。

    逼急了直接东南互保,断绝朝廷的钱粮供应。

    “侯爷,您既然下定了决心,那就干脆列出一份污臣录,直接向陛下进行弹劾。

    您只要肯带头,勋贵外戚必然响应。到时候面对朝野上下的压力,朝廷大概率会做出让步。”

    卫新之隐晦的提醒道。

    虽然打着弹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