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五章、调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六十五章、调粮 (第3/3页)

门根本不会把他们纳入统计范畴。

    “人员伤亡不大就好,钱财乃身外之物,损失也就损失了。”

    景雅晴心有余悸的说道。

    不过这些话,李牧并不认同。

    对豪门大族来说,钱财只是一组冰冷的数据。

    损失再多,都不会影响大家的日常生活。

    可对底层百姓来说,很多时候钱比命重要。

    命丢了死自己一个,好不容易积攒的钱没了,全家都得饿死。

    “嗯!”

    “管家,传本侯的命令,额外从民间征调一百条大船去北方接人。

    特批一百万石粮食给船队,允许他们运到北方出售。

    交易所得的利润,作为接下来一年时间里,替都护府运送移民的报酬。”

    李牧想了想之后下令道。

    大灾之年,正是吸纳移民的最佳时机。

    多带一个过来,就多挽救了一条生命。

    尽管这年头移民死亡率居高不下,那也比原地饿死的强。

    遭遇了巨变,北方的物价,肯定飙升到了天上去。

    不光底层百姓承受不起,估摸着连一些小商贩,也会濒临破产。

    最大的问题不是物价高,而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

    洪水过境,地主老爷们的粮仓,也会受影响。

    此时运粮去北方,无疑是雪中送炭。

    唯一不高兴的,估摸着只有漕运产业链上的既得利益集团。

    不过以李牧现在的身份地位,根本不需要在意这些人的想法。

    事实上,想要妥协都不行。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都护府的造船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

    能够被李牧称为大船的,排水量都是千吨起步。

    满载的情况下,每条船都能拉上数百吨货物。

    放在海上不起眼,若是进入内河,通航就是大问题。

    京杭大运河总体通航能力还是不错的,但局部地区却无法容纳这种巨无霸。

    恰好决定通航上限的,就是这些情况特殊的局部地区。

    “夫君,放一百万石粮进入北方,怕是杯水车薪。

    要保障移民的生活,都护府现有的存粮,不宜大动。

    不过南洋各国粮食,却不在我们的计划中。

    您看能否从那边想想办法,筹集一批粮食运过去,缓解一些北方的粮食危机。”

    景雅晴略显犹豫的说道。

    安南都护府的粮食产能,虽然在逐年攀升,但架不住消耗也在增加。

    本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原则,李牧早早制定了储粮计划。

    衙门每年收购五百万石,充当战略储备粮后,多余的粮食才允许外售。

    并且这种外售,也是衙门专营,禁止民间资本参与。

    靠着垄断交易的暴利,光出售粮食一项,每年都能赚取数百万两的巨额利润。

    今年的秋粮尚未入库,目前都护府可供出售的粮食并不多。

    “夫人提醒对,为夫险些忘了,还有南洋诸国。

    此事简单,待为夫行文一封给前线诸将,让他们就地征粮。”

    李牧笑着说道。

    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下,总得有人要饿肚子。

    南洋地区属于新占领区,尚未建立统治基础,折腾坏了也不心疼。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