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无妄之灾 (第2/3页)
不光征调的民间商船开始携带,就连官船也跟着有样学样。
不光是糟糠,禁令之外的海货,一样有运过来人卖。
可惜北方百姓肚子里缺乏油水,肠胃受不了海鲜产品的腥味,海货根本卖不动。
“尚书大人,既然这么爽快,自然没有问题。
糟糠就按大人说的价格,粗粮我们也不细分了,统一五两银子一石批发给你。”
李和颂故作爽快的说道。
相比和商人讨价还价,明显是和官员谈价格更舒服。
或许是来钱太容易,这些人通常对金钱数字,没有那么敏感。
大宗商品交易,给出的报价,居然接近市面上的零售报价。
但凡是犹豫刹那,那都是对金钱的不尊重。
双方默契的没有谈细粮,那玩意儿灾难并不受欢迎。
豪门士绅手中有存货,不需要花高价采购,普通百姓又吃不起。
采购一批粗粮,那都是为了给中下层官员发禄米。
无论如何,都不能饿死官,不然他这户部尚书的名声就全完了。
至于不采购细粮,纯粹是价格太高,户部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嗯!”
“什么时候能够交货?”
吕凌风关心的问道。
交易达成,他的心情瞬间好了不少。
价格上的问题,他直接选择了无视。
看似户部的官员人人大出血,实际上都是做做样子。
最终这笔钱,还是朝廷来买单。
回头在账目上修饰一下,把赈灾的开销,挪移到官员俸禄支出中平掉即可。
如果平不完,还能摊销到其他支出上。
“尚书大人,粮食正在运往京师的途中,沿途有军队护送。
什么时候能运到,就看您的诚意了!”
李和颂当即暗示道。
灾难运输大量的粮食,本身就是高风险的活。
手头没有足够的实力,根本无法做粮食买卖。
军队护送,既是在做信用背书,也是在炫耀实力。
“李先生放心,那帮冒充藩国使者,败坏侯爷名声的人,不会再出现了。”
吕凌风当即许诺道。
藩国使者告状案,能够被捅到朝堂上,清流党居功甚伟。
作为政治上的敌人,在规则内采取各种手段打压政敌,都无可厚非。
只不过发难的时机不对,刚把事情捅出来,就赶上了大洪水。
发生了这种变故,再支持这些藩属国复国,就变得不合时宜了。
安南都护府不对外攻城略地,哪来的土地安置难民啊!
局势发生变化,曾经那些充当棋子的藩国使团,自然丧失了存在的价值。
一瞬间吕凌风就做出决定,回去就把这些没用的棋子,交给顺天府治罪。
三司衙门联合调查,现在也可以提前结束。
人到了大牢中,衙门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开口认罪。
做实了案子,直接按大虞律处置即可。
一切合规合法,卖侯府人情的时候,也不会留下任何政治隐患。
大虞朝的政治制度,已经相对成熟。
越是高层官员,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就越注重规矩。
真正胆大妄为,喜欢肆无忌惮玩弄权术的,反而是认知有限的中下层官员。
……
鞑靼王庭。
“大单于,那帮晋商实在是太过分了。
不仅没能按时交货,还是临时抬高后续的交易价格。
按照新给出的物价,王庭所需的物资采购回来,预算足足增加了三倍。
如此高昂的价格,族人根本承受不起!”
萨日娜愤愤不平的说道。
经过鞑靼一族的财富,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他们一刀一枪去抢。
上一次南侵看似大获全胜,实际上也是有苦自知。
付出惨痛代价,获得的宝贵财富,结果被一群商人给收了回去。
“那帮晋商如此不知死活?”
呼格吉勒冷漠的质问道。
上一次大会战前,大虞内部都准备清洗晋商集团。
如果不是他们及时出兵,打断了勋贵系的谋划,晋商这个群体早就凉了。
战后晋商对鞑靼一族的依赖度大增,两者的利益完全捆绑在了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