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九章 、震撼的数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六十九章 、震撼的数据 (第1/3页)

    “首辅,没必要那么悲观。

    什么藩镇之祸,都是没影的事。

    辽东那帮家伙,顶多嚣张跋扈了点儿,犯上作乱他们还没那能耐。

    朝廷的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平息复起的叛军,万万不能给他们做大的机会。

    等天下太平了,再寻找机会,处理辽东镇那帮家伙。”

    镇东侯面无表情的回应道。

    汉水侯的威胁,谁都能看出来。

    可看出问题,不等于能解决问题。

    连当朝首辅都忌惮万分,不敢直接捅破窗户纸明说,其他人就更不会去碰这个惊天巨雷。

    招惹不起李牧,但收拾叛军和辽东镇,还是可以有的。

    作为大虞最强军事集团的当家人之一,身份天然上就决定了,他对外必须强势。

    忌惮李牧,那是大家都是勋贵系中的一员。

    一旦翻了脸,小团体内部先发生分裂,根本无法协力对敌。

    倘若兵戎相见,勋贵系的将领就算不直接倒戈,也别想他们卖力。

    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景家在军中的历史损失惨重,李家在军中的影响力,却没有受到多少冲击。

    哪怕死了当家人,依旧是大虞朝最顶尖的豪门。

    加上李牧在军中的旧部,这是一股能颠覆大虞江山社稷的力量。

    换成叛军和辽东镇,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勋贵系和辽东系,本身就互相看不顺眼,无需担心双方的将领勾搭在一起。

    辽东镇实力强悍,但自身先天不足,钱粮上受制于朝廷。

    朝廷只要愿意,在钱粮上动动手脚,就能让辽东镇难受。

    站在镇东侯的立场上,他不怕得罪辽东镇。

    纵使辽东镇勾结上了朝中其他派系,京营能够把他们挡在城外。

    “侯爷说的不错,此事当从长计议。”

    姜书翰话锋一转,直接揭过了刚才的敏感话题。

    隐晦的点出问题,那是在给勋贵高层提个醒,让他们留心汉水侯的威胁。

    想要解决这个麻烦,绝不是他们这个政治联盟,就能够搞定的。

    若是继续这个话题,那么本该针对李牧的计划,最后多半会变成收拾辽东镇的谋划。

    对勋贵集团来说,辽东镇的存在,那是如鲠在喉。

    大虞军中几股力量,大都消耗在了战场上,现在勋贵系一家独大。

    唯独不听使唤的辽东镇,在前面一系列的战争中,保存住了实力。

    解决了这个武装团伙,那么勋贵集团在大虞朝的政治话语权,将大幅度提高。

    事实上,此前针对晋商集团的清洗计划,也有打击辽东镇的意思。

    晋商能够在边关做走私买卖,没有守军将领配合,是不可能完成的。

    按照勋贵集团之前的计划,在收拾晋商集团的同时,搂草打兔子一并把辽东镇给牵连进去。

    到了那一步,辽东将门想不屈服都不行。

    没了走私贸易的收入,辽东军的全部一应开销,全部都要依赖朝廷拨款。

    朝廷甚至不需要故意针对,依旧按之前的标准划拨钱粮,辽东将门都养不活现在这么多军队。

    太上皇北伐失败后,朝廷终止了对晋商的清洗计划,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忌惮辽东将门。

    在朝廷实力大损的情况下,把人给逼急了,万一晋商集团和辽东将门联手作乱,引北虏入关,政治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无法硬上,不等于无法谋划。

    朝廷坐拥大义的优势,先天上就占据优势。

    辽东镇内部,同样不是铁板一块。

    辽东那么多将门,也不是谁都愿意屈居在施家之下。

    收买威逼利诱,各种手段都给用上,总会有人愿意和朝廷合作。

    计划没能展开,主要是文官集团不配合。

    一家独大,不是皇帝和文官集团想要看到的。

    辽东镇再怎么讨厌,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勋贵系。

    皇帝年幼,暂时无法发挥作用。

    倘若没有了制衡,让勋贵系完全掌控了军队,文官集团将丧失对朝堂的掌控。

    他们五人既是政治盟友,同样也是竞争对手。大家都有各自的底线,不允许对方越界。

    ……

    永安府,安南都护衙门。

    “算算时间,北方的灾情,早该结束了。

    怎么我们接收的难民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啊?”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户籍名册,李牧忍不住询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