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国家大计 (第1/3页)
诸子封国虽说有远有近,但本质却是将诸子封于边郡中。依照张虞长期规划,西南、东南、东北、西北至少要有两个张氏诸侯王,甚至可以三个诸侯王。
如西南封三王,需要覆盖南中最肥沃、最关键的三块地,即分别为后世的昆明(建宁郡)、大理(云南郡)、贵阳(牂柯郡)三地。其中牂柯郡乃是南中连通荆州的核心枢纽。
若是东南封三王,大概是交趾、合浦、建安(福建)三郡为岭南最肥沃一郡,控制交趾便能辐射交州。纵中央衰弱,如有宗亲封于交趾,绝对能够割据于岭南,以保证不滋生异姓军阀。
封于合浦、建安二郡的作用主要是加快汉化当地蛮夷。如中原衰弱,三王能够遥相呼应,以确保唐王室在东南统治。
东北封三王,为昌黎、玄莵、乐浪三郡,昌黎郡辐射作乐水草原(科尔沁草原),尽可能威慑生活在草原上的鲜卑、乌桓等胡部;玄莵郡向东北辐射,控制白山黑水间的渔猎民族;乐浪郡向朝鲜半岛扩张,逐渐占据半岛。
西北封三王,大体在北地、云中、西平,北地郡即后世银川市,东汉时期因羌乱而内迁,今封一王至银川,便是为了恢复汉人在后套平原上的统治,以为屏蔽关中安危,及庇护河西至关中的道路。
云中王比东汉云中郡大些,原云中旧郡及囊括黄河以南的美稷、曼柏等匈奴故地。云中郡东汉内迁废弃,今封匈奴王于此无非将匈奴迁至云中郡,一来恢复河套旧地云中,二来以外迁匈奴保塞护边。
封国于西平郡,无非是坐镇河湟谷地,以威慑、安抚河谷的生羌,并且看能否打通河湟经西海至西域的通道。
累计下来,张虞至少需十二位子嗣封至边郡,才能达到屏蔽中国,外扩疆域的宏伟构想。而与实际子嗣相比,分封诸子算上由甄宓刚生不久的一子,其中差距不小。
故为了达到目标,张虞竟有强烈的欲望造娃,在分封后的一段时间内,几乎夜夜宠幸妃嫔,既幸福又是痛苦。
“陛下,鹿血已煮好,今饮否?”张夯端着漆碗,问道。
自放纵欲望以来,张夯生怕张虞纵欲过度,遂命人猎鹿以为张虞滋补。
“放那吧!”张虞揉了揉太阳穴,说道。
“诺!”
张夯放下碗后,面露犹豫之色,似乎有难言之事。
“怎么了?”
张虞瞧出张夯心思,问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