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三章南征三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三章南征三将 (第1/3页)

    朝官因输均法争执不休,张虞遂召开输均之议,令众卿畅所欲言,再结合两方之见,推诸葛亮所献均输法。

    张虞本以为会不少人会支持,但不料照样有不少人反对。故在张虞支持下,诸葛亮舌战群卿,辩得迂腐儒生哑口无言。而钟繇、庾嶷之疑,诸葛亮一一解答,令二人大为满意。

    毕竟两人都清楚,政治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妥协求和。且二人看出来,张虞偏向于诸葛亮之策,而诸葛亮之策确实更合适,于是转向赞同诸葛亮之见。

    钟、庾二相的同意,又有张虞的支持,均输法得以执行。以并、殷、海、幽四州为示范,拜诸葛亮为河北调运使,同属于计司治下,官秩一千五百石。

    两汉本无一千五百石之官,但由于张虞改革官制,遂在千石至两千石之间设一千五百石。亦或郡守依户籍多寡在千石至两千石之间,州刺史因管辖郡守遂调迁至两千五百石石。

    中央诸部门中,丞相俸五千石,尚书令俸两千五百石,计相俸三千石,枢密使俸三千石,各署长官皆为两千石。

    张虞改革俸禄的目的,无非是让各级官职上下有序。毕竟东汉时期,郡守俸禄两千石,而刺史在后期属于是郡守上级,必要时甚至能领兵出征,故若领六百石俸禄则不合时宜。

    诸葛亮受命河北调运使后,便动身前往河北,欲先向漕运下手,将河北三州的漕运力量整合起来,之后慢慢整合四州市场。

    均输法之争告一段落,张虞遂将目光转向东南,准备着手统一全国大业。

    “陛下,关羽献曹操劝降书信,及贼使蒋干人头!”

    荀攸从席上起身,将书信交由宦官,以便转呈于张虞,说道。

    曹操让蒋干持信游说关、张来降,二将当即认出刘备笔迹。

    张飞心生降曹之念,然关羽却分析利弊,言曹操之所以不杀刘备,便是因为他们这些人在。如果他们归降,曹操见刘备无用,怕不是会杀刘备以杜绝隐患。且他们越在意刘备,曹操越肆无忌惮,故绝不能降曹。

    在一番言语下,张飞杜绝为刘备而降曹,于是便割了蒋干的脑袋,连曹操书信一并送至长安,以便赢得唐朝君臣的信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