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2章 缅北?缅北!(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82章 缅北?缅北!(求订阅) (第3/3页)

本上都是重体力活,除了种地,伐木,疏浚河道之外,还要去不远处的简易公路上夯实路基。

    女人们留在农场内部,除了照看孩子,还要承担起一部分相对较轻的农活、后勤杂务。

    像搭建更多的窝棚、挖水渠、打扫营区等。

    工作虽然辛苦无比,但最起码每天都能够吃上一口饱饭。

    脸色好转了不少,人也没有了之前的瘦削。

    “听说了吗?有新粮食运到啦!”

    “真的假的?哪儿来的粮食?”

    “是真的!好几辆大卡车!刚从北边路上开过来的,车上盖着油布,听押车的兵大哥说是,是从山西那边运来的!”

    “山西?!那么远?!是二战区的阎长官送来的?”

    消息像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谁都知道,楚云飞是山西人。

    此时远在数千里之外,依旧能够得到来自山西的支援。

    对于这些背井离乡、挣扎求生的难民来说。

    “山西”、“阎老西”、“楚云飞”这些字眼组合在一起,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期待,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慰藉。

    这天傍晚收工,当王大伟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窝棚区时,发现今天的气氛明显不同。

    往日弥漫的沉闷和疲惫似乎被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取代,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朝着分发食物的大棚张望着,空气中飘散着一种不同于往日的、带着朴素谷物香气的味道。

    果然,在领取晚餐的队伍旁,那位负责民事管理的汉子,今天也显得格外郑重。

    他清了清嗓子,对着排队等候的众人大声宣布:

    “都听好了!今天给大家伙儿加餐!这是咱们第二战区阎锡山长官,响应楚长官的号召,克服千难万险,特地从山西调拨来支援咱们缅北军民的第一批救济粮!”

    他指着旁边几个刚刚打开、露出里面金黄色或红褐色谷物的麻袋。

    “数量不多,只有几百担,是咱们北方人常吃的小米和高粱米!阎长官和楚将军说了,前线的将士在流血,后方的同胞也不能挨饿!今天就让大家伙儿都尝尝鲜,换换口味。

    也感受一下来自祖国、来自山西老乡们的关怀!

    都记住了,这粮食来之不易,每一粒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从敌人封锁线下抢运过来的!”

    “感谢阎长官,感谢楚长官!”

    “阎长官万岁,楚长官万岁!”

    人群中发出一阵低低的欢呼和议论声,许多来自北方的难民更是激动得眼眶发红。

    大铁锅里,熬煮着金灿灿、粘稠浓郁的小米粥,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另一口锅里,是颜色略深、颗粒稍大的高粱米饭或粥。

    负责打饭的人,今天也格外仔细,尽量让每碗都盛得均匀。

    王大伟端着几只粗瓷碗,小心翼翼地挤回家人身边。两个孩子好奇地盯着碗里那从未见过的黄色米粥。

    “爹,这是什么呀?黄黄的,香香的。”女儿仰着小脸问。

    “这是小米粥,好东西!”王大伟的声音也带着一丝激动,“这是二战区的阎长官他们从很远很远的中国北边,给咱们送来的!不容易啊!”

    他舀起一勺,吹了吹,递到儿子嘴边。

    小家伙试探着尝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甜的!比那个白米粥好吃!”

    王大伟也舀了一大勺送进自己嘴里。

    小米粥温润、醇厚,带着谷物特有的清甜,滑入腹中,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半天的疲惫和寒意。

    他的妻子默默地喝着粥,眼角似乎有些湿润,也许想起了逃难前的日子,也许是被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支援所感动。

    周围的难民们也在低声议论着。

    “哎呀,这小米粥!地道!”旁边那位老李,也是北方人,此刻正一脸享受地大口喝着,“多少年没喝到这么香的小米粥了!暖心暖胃啊!跟当年在家里喝的一个味儿!”

    “山西的小米粥就是养人啊,真香。”

    另一个蹲在地上、啃着高粱面饼子(可能是用高粱米磨粉做的)的汉子说道:“这高粱面虽然糙了点,剌嗓子,可顶饿!实在!

    能吃到这个,说明上头真没忘了咱们!不容易,真不容易!”

    “听说了,明天每个人还有二两肉。”

    “之前吃过,是鱼肉,就是河里面捞上来的,以后可能就没办法吃的这么好了,缅甸这鬼地方要进入雨季了。”

    一时间,空地上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一种久违的、相对轻松的气氛。

    虽然只是一顿饭,虽然这点粮食对于庞大的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它所带来的象征意义是巨大的。

    它像一根无形的线,将这些身处异国他乡、挣扎求存的难民,与遥远的祖国、与那些正在为他们奋战的将军和士兵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王大伟看着孩子们满足地舔着碗底,又看了看妻子脸上那抹难得的、放松的微笑,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滋味。

    他知道,异国他乡生活起来颇为艰难。

    但至少在这一刻,这碗来自山西的小米粥,给了他们最实在的温暖和一丝看得见、尝得到的希望.

    伴随着一阵阵的嘈杂声音响起。

    不远处,忽然传来了阵阵的惊呼声:“是楚长官,楚长官来了!”

    王大伟探头探脑,甚至蹦跳起来想要看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谁?当家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媳妇,好像是楚长官来了,楚长官来咱们农场了!”

    王大伟高兴的手舞足蹈,他自然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楚长官,当家的,你快去看看,真是楚长官来了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