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午夜惊梦,战场急救补遗(二合一章) (第1/3页)
“二十三岁?”
“方主任,您没跟我开玩笑吧?我二十岁的时候还在跟着老中医抄方子呢!”韦国豪惊讶异常。
方言翻了个白眼,说道:
“我骗你干什么?”
韦国豪一怔,确实方言完全没必要骗他。
难道是协和的中医本来就不行?所以方言才当到主任的?
这个想法蹦出来后,他马上又否定了,协和是什么医院?
这地方当医生那都是要经过严格筛选的,方言要是没有两把刷子绝对不可能在这里待下去。
方言对着他说道:
“行了,知道你很好奇,但是这事儿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我们先去把你要的介绍信先办了,然后我让人给你送回去。”
“现在时间也不早了,你舟车劳顿也该休息了,明天这边我们还要给你们这批回来的侨民做诊断,到时候你也可以一起过来。”
听到方言的话,韦国豪想了下,确实这样最好,他点点头:
“好!那介绍信就麻烦方主任了,我明天上午和他们一块儿过来。”
“有用得着的地方,您尽管开口。”
接着方言就去给他开了个条子,这东西到时候是能够证明他身份的,后面方言还要给老胡打个招呼,给他讲清楚韦国豪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事情办妥后,方言就让安东开车把韦国豪送了回去。
医院这边的事儿也搞定了,方言回到了家里。
这会儿时间已经是晚上十点了,方言回来后,家里人就开始询问他接待越南华侨的事儿。
方言就从头到尾的给他们说了一遍。
同时还给老胡打了招呼,让他想办法通知那边。
“你是说直接送这个韦国豪去香江?”老娘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嗯,举手之劳而已,跟着我们的船一块儿过去。”
一旁的老爹说道:
“那韦国豪一个人在京城无亲无故,你让安东送他回哪儿了?住的地方安顿好了吗?”
“放心吧,”方言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我让安东把他送到民族饭店旁边的侨胞临时安置点了,那里是政府专门为归侨准备的,有专人登记接待,被褥、热水都齐全,吃饭也方便,甚至口味都给他们考虑好了的。”
方振华眉头微微皱着:“你直接让他跟着咱们的船去香江,手续上会不会有麻烦?毕竟是跨境,万一查起来……”
“您别担心。”一旁老胡笑着解释,“在塘沽港那边人头熟,会提前帮韦国豪办好临时出境证明。而且咱们的船每周固定往香江运东西,都是正规报关的,韦国豪跟着过去,就说是船上的随行医护,没人会为难他。”
这个时候,一旁的黄慧婕问道:
“那个韦国豪真是越南的医院院长啊?他医术厉害吗?”
方言说道:“我和他聊过,这个人在越南行医多年了,对付热带病和慢性病调理很有经验,不过我也没看过他的本事,都是听他自己说的,他水平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也不是太清楚。”
“但是他能在那么乱的情况下,还把雇主一家平平安安护送到京城,就说明这个人心思细、有担当。”
“我看着他顺眼又是自己同行,能帮就帮一把了。”
“他医院被没收了,钱也被冻了,就剩一箱子药,要不是遇到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到妻儿。”
一旁的朱霖对着他说道:“我还以为你要留他在身边帮忙呢,毕竟人才难得嘛。”
黄慧婕这时候接过话茬说道:
“我刚才就是想说这事儿,如果厉害的话,与其让他去香江,不如招揽到咱们手下。”
“至于他在香江的老婆孩子,咱们可以直接接过来嘛。”
方言摇摇头,说道:
“人各有志,他现在心思都飞到香江了,我留不住人的。”
一旁的老胡也说道:
“嗯,与其这样还不如做个人情。”
黄慧婕和朱霖对视一眼,既然丈夫都这么说了,她们也就不掺合了。
一旁的老丈人这时候感慨道:“当年不少人去越南讨生活,勤勤恳恳一辈子,到头来却落得这么个下场,确实让人揪心。不过好在国家没有忘了他们,能把他们接回来,再帮着安顿好,也算是给他们一条活路。”
“是啊,”方言点头附和,“今天廖主任在会上说,民政、工商、劳动这些部门都行动起来了,要不了多久,归侨们的住宿、工作就能落实。咱们医院明天也要加开两个体检窗口,给归侨们做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还说优先安排老人和孩子,尤其是像今天那位心脏病老太太那样的,得赶紧调理。”
听到方言这话,老丈人说道:
“明天的任务又是不轻啊。”
方言笑了笑说道:
“这次的人其实不算多,总共也就百来号人,而且这里面还有些人的身体是没事儿,我也不需要给他们体检,只需要救治一些身体本来就不好的人。”
“师父,明天我也想去瞧瞧。”一旁的赵正义小朋友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听到后,想了想说道:
“可以。”
听到方言答应下来,正义小朋友顿时高兴的挥了挥拳头。
这时候大姐有些担心的问道:
“不会有什么传染病吧?”
方言说道:
“不会,他们的身上就算是能带的传染病,也只有疟疾,登革热,钩虫,蛔虫这类的病症,不会人传人的。”
“更多人应该是一些老年人,他们家产被抄、长途跋涉、饮食作息紊乱、精神高度紧张,很容易发病,就像是今天的老太太似的。”
听到方言的解释后,大姐这才放心下来。
同时明天二姐也要坐飞机回去读书了,方言就不打算去送她了,有专人专车去送,送别搞的全家出动,平添伤感。
加上方言确实还有事儿要忙,送别就在家门口就行了。
反正几个小时她就落地上海了。
有些时候,路途上的时间短了,反而觉得就没多远了。
老胡往昌平沙河片区的工厂跑个来回也要两个小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