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76章 午夜惊梦,战场急救补遗(二合一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76章 午夜惊梦,战场急救补遗(二合一章) (第2/3页)

    今晚上安东在民族饭店一来一回送人,八十分钟就没了。

    再说了该给二姐准备东西也都准备好了,方言自己出门都还没那么多人送呢。

    家里人也没特意说给二姐送行的事儿。

    等到安东送了人回来,方言就招呼大家休息了。

    躺在床上,方言给老婆按摩,朱霖对越南那边的情况还挺感兴趣的,对着方言一顿询问。

    方言就把今天听到的一些消息提纯了一下给朱霖听。

    朱霖听完后好奇的对着方言问道:

    “你说他们也真是奇怪,我们勒紧裤腰带给他们支援,最后支援还支援成仇人了?”

    方言停下按摩的手,靠在床头想了想说道:

    “这事儿说起来复杂,不全是‘支援成仇人’那么简单。咱们当年帮他们,是真心实意的,从抗法到抗美,派了不少人过去,给了武器、粮食,还有工程队帮他们修铁路、建工厂。可后来形势变了,他们国内的掌权者心态不一样了。”

    他伸手拿过床头柜上的水杯,喝了一口继续说:“他们统一后,觉得自己是‘中南半岛霸主’,又有毛子在背后撑腰,就开始飘了。一方面,他们觉得咱们的支援是‘理所应当’,甚至嫌给的不够多、不够好;另一方面,国内的情绪被煽动起来,为了转移经济困难的矛盾,就把矛头对准了在那边的我们人。”

    “我们华夏人在他们那边经商的多,手里多少有点积蓄,又大多抱团,在当地经济里占了不少份额。他们当局就故意散布‘华夏人抢了本土人的饭碗’‘华夏人不忠于越南’的谣言,先是提高税收、限制生意,后来干脆直接抄家、没收财产,说是‘充公搞建设’,其实就是明抢。”

    朱霖皱着眉,不解地问:“那边的侨商生活了那么久,有的都好几代了,就没一点反抗吗?”

    “怎么没反抗?”方言摇摇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刚开始有不少商户联合起来罢市,还有人去政府门口请愿,可都被镇压下去了。他们当局派了军队和警察盯着聚居区,敢反抗的要么被抓去劳改,要么直接被驱逐出境。而且他们把护照、身份证明都没收了,好多人连‘人’的身份都被剥夺了,成了没国籍的‘黑户’,想反抗都没底气。”

    “再说,我们的同胞在那边毕竟是少数,当地的土著居民被舆论煽动后,也跟着排挤,离谱的程度到菜市场都不卖菜给我们人,公交车上故意推搡殴打,甚至还有人趁乱抢劫我们人的店铺。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好多人只能选择逃,要么往香江、濠江跑,要么就回咱们国内。”

    朱霖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那咱们国家就眼睁睁看着他们欺负人?没出面交涉吗?”

    “交涉了好几次。”方言点头,“外交部多次发表声明,谴责他们当局迫害我们人的行为,还派了代表团去谈判,要求他们停止驱逐、归还财产。可那边当局仗着有老毛子撑腰,根本不听,反而变本加厉,甚至在边境搞事……”

    “后来更是变本加厉,开始大规模的驱逐到友谊关这边。今天我在饭桌上听搞统计的说,光是这半年,就从越南接回了好几万归侨,光是安置这些人,民政、侨务、劳动部门就忙得脚不沾地,要找房子、分工作、建学校,还要给他们治病、做心理疏导,花了不少心思。”

    朱霖摸了摸肚子,轻声说:“真是不容易。那些归侨在那边受了那么多苦,回来能有个安稳日子就好。对了,你明天给他们体检的时候,可得仔细点,尤其是那些老人和孩子,别漏了什么毛病。”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这事儿我随时都是认真对待的。”方言握住朱霖的手,“明天我让正义跟着我,一方面让他学学怎么给人问诊、搭脉,另一方面也让他看看这些归侨的难处,知道现在的安稳日子来之不易。这孩子聪明,就是没经历过苦日子,得多历练历练。”

    朱霖笑了笑:“也是,让他跟着你多见识见识,那孩子聪明。”

    说罢她又老调重弹:

    “对了,那个韦国豪,你真打算就这么帮他去香江?不试试留留他?万一他真是个医术高明的,留在协和也能帮你不少忙。”

    方言笑了:

    “我问过他,他说他老婆孩子都在香江,而且他在那边存了点钱,想在香江开个中医馆,安安稳稳过日子。强留反而不好,不如送他个人情。再说,霍先生在那边还有医院呢,要是他在香江遇到难处,随时能找到人帮忙。以后说不定咱们和香江的中医界合作,还能用到他呢。”

    “你考虑得倒周全。”朱霖打了个哈欠,“行了,不说了,明天你还要早起,早点睡吧。”

    方言帮朱霖盖好被子,关掉床头灯:“好,睡吧。”

    黑暗中,朱霖轻轻“嗯”了一声,很快就睡着了。

    方言刚才说的还都是一些比较轻的,车上说的那些离谱的方言讲出来都害怕吓到自己媳妇儿,该说不说猴子在不当人这块,是真的不当人。

    接着方言想着想着,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然后他做了个梦。

    梦里浓烈的硝烟味、刺鼻的血腥气,以及泥土被炮火反复翻搅后特有的腐殖质焦糊味,猛烈地灌入鼻腔。

    周遭是震耳欲聋的枪炮轰鸣、爆炸声,还有伤者撕心裂肺的惨叫。

    方言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陌生的山林之中。

    树木焦黑,枝叶凌乱地散落满地,简易的掩体后面,是熟悉又陌生的战友身影……他们的脸庞隐藏在硝烟和泥土之下,只有焦灼的眼神和紧握着武器的双手清晰可见。

    军装颜色和装备样式隐约带着时代的烙印,却又模糊不清。

    “方大夫!这边!快!!”一声急促嘶哑的呼喊穿透炮火声,方言猛地低头,发现自己穿着灰绿色的土布军装,左臂别着一个醒目的、画着红十字的白底袖标,身上斜挎着那个熟悉的急救箱。

    几个战士抬着一副简陋担架冲到他面前。

    担架上躺着一个年轻战士,腹部被弹片撕裂,鲜血和肠子混在一起涌出。

    战士的牙关紧咬,因为极度疼痛而剧烈颤抖,脸色灰败如纸,正是典型的“脉浮弦急、气随血脱”的中医危象!

    “方大夫!”旁边传来战友惊慌的声音,“敌人压上来了!抬人撤!快撤!”子弹打在附近的树干和泥土上,发出令人心悸的“噗噗”声。

    就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