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贤内助 (第2/3页)
茶杯里的菊花,眼神却很坚定:“热度是一时的,但故事的魂不能丢。《老院旧事》之所以特别,就是因为它讲的是真实的乡愁、含蓄的情感,强行加‘CP梗’‘热点梗’,就像给老院子刷上刺眼的油漆,丢了原本的韵味。”
“就算一时吸引了流量,等热度过去,大家记住的也不是故事本身,而是那些转瞬即逝的梗,这样的宣传,又有什么意义呢?”
苏木回头看她,暖黄的灯光落在她脸上,温柔又坚定。
从江城开书店时一起对抗盗版书商,到乌镇做木槿时一起应对“速阅”的冲击,徐佳莹总能在他迷茫时抓住核心,像一盏灯,帮他看清方向。
“知我者,佳莹也。”他走过去,坐在她身边,“那你觉得,咱们该怎么宣传?既不丢格调,又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故事。”
“咱们可以从‘文化共鸣’入手,”徐佳莹放下茶杯,从包里拿出笔记本,“现在的人虽然喜欢热点,但也渴望真诚的文化体验。比如联合杭州的书法家协会、非遗传承人,搞一场‘《老院旧事》主题书画雅集’。”
“让名家现场写书法、画国画,把漫改里的老院子、人物融入作品,再搞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既能展现江南文化的魅力,又能自然地宣传漫改,比追热点更有长久价值。”
两人就着安神茶的香气,讨论到深夜。
从雅集的场地选择,最好是西湖边的古朴院落,有江南韵味,到邀请的嘉宾,除了书法家、画家,还可以请古琴演奏家,营造氛围,再到线上的直播互动环节,让观众投票选最喜欢的书画作品,获奖作品做成漫改周边。
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计划。
清晨的阳光透过酒店窗帘缝隙洒进来时,徐佳莹醒得比平时早。
她轻手轻脚地起床,想去花园透透气,刚走到楼下,就看到一位白发老人蹲在石板路上,手里拿着一支自制的毛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