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六十七章 贤内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百六十七章 贤内助 (第3/3页)

    笔杆是普通的竹竿,笔头缠着布条,正用清水在石板上练字。

    老人的动作缓慢却有力,“乡愁”两个大字在石板上渐渐成型,笔锋苍劲,带着岁月的厚重。

    徐佳莹站在旁边静静看着,心里突然涌起一股灵感。

    书画雅集不仅要邀请名家,还可以加入“大众参与”环节,让游客、读者也用清水在石板上写字、画画,分享自己的“老院故事”,这样既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又能让雅集更有烟火气。

    她快步回到房间,推醒还在熟睡的苏木:“我有新想法了!咱们的书画雅集可以加个‘清水书画区’,让大家都能参与,这样更热闹,也更能引发共鸣!”

    苏木揉着眼睛坐起来,听完她的想法,眼中瞬间露出赞许的光:“这个主意好!既保留了高雅的文化内核,又增加了互动性,普通人也能参与进来,这样的雅集才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有温度、有烟火气的,正好契合《老院旧事》的调性。”

    两人立刻给秦海天打电话,把书画雅集的方案详细说明。

    秦海天听完,兴奋得在电话里直拍手:“这个方案太妙了!比追热点靠谱多了!我这就联系杭州书法家协会和非遗中心,场地我来搞定,保证找个最有江南韵味的院子!”

    趁着团队筹备雅集的间隙,苏木和徐佳莹决定去杭州老街区走走。

    那是他们多年前曾短暂住过的地方,当时苏木刚从出版社辞职,准备开书店,两人在老街区租了间小房子,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晚上在路灯下散步,日子清贫却充满希望。

    出租车停在老街区入口,眼前的景象既熟悉又陌生。

    原本狭窄的石板路拓宽了些,多了不少新潮的小店,但街角的老槐树还在,树干上的纹路比当年更粗了,枝繁叶茂地遮住半条街。

    两人沿着街道慢慢走,路过当年常去的杂货店,老板已经换了人,却还在卖老式的搪瓷杯、竹编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