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三愿 (第2/3页)
“快三十年啦!”阿婆坐在旁边的凳子上,拿起抹布擦拭着桌子,语气里带着几分骄傲,“从我年轻时就开始开,一直开到现在。以前是我老伴熬粥,他走了之后,我就自己守着这家店。很多老顾客都是从小吃到大,现在带着孩子来吃。”
“真不容易,三十年如一日,坚守着一份手艺。”徐佳莹感慨道,“您的粥里,藏着老广州的味道。”
“就是想把这份味道传下去。”阿婆笑着说,“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吃外卖、吃快餐,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熬一碗好粥了。我守着这家店,就是想让大家还能吃到正宗的老广州味道。”
两人一边喝粥,一边和阿婆聊天。
阿婆给他们讲老广州的饮食文化,讲及第粥的由来——相传宋代状元伦文叙幼时家贫,在寺庙里读书,方丈经常用猪肉、猪肝、猪腰熬粥给他喝,后来伦文叙高中状元,这款粥就被命名为“及第粥”,寓意金榜题名。
阿婆还教他们怎么分辨好粥:“好的及第粥,米要熬得‘绵而不烂’,配料要新鲜,火候要足,这样才能鲜香入味。”
徐佳莹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点头,手中的勺子却没停,一碗粥很快就见了底。
“阿婆,您的粥太好吃了,我还想再要一碗!”她不好意思地说。
“好嘞!再给你盛一碗!”阿婆爽快地答应着,转身走进后厨。
苏木看着她满足的模样,嘴角扬起温柔的笑容。
眼前的场景简单而温馨:清晨的微光、热气腾腾的粥、慈祥的阿婆、耳边的闲聊声,构成了一幅最动人的市井画卷。
他忽然觉得,比起那些隆重的商务宴请,这样的清晨粥铺,这样简单的一餐,更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本真与温暖。
“以前总忙着工作,很少有这样静下心来吃一碗热粥的机会。”苏木轻声说,目光落在徐佳莹脸上,“以后不管多忙,都要多陪你尝尝各地的美食,感受不同的生活气息。”
徐佳莹抬起头,眼中满是笑意:“好啊!等我们把环保面料研发成功,把骑楼活化项目落地,就去各地走走,尝尝当地的特色美食,看看不同的传统工艺,肯定会有更多新的灵感。”
第二碗粥很快端了上来,徐佳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