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九章 广州的夜 (第2/3页)
鲜的白玉兰,递给他们,“这个送给你们,带着路上闻香!”
“谢谢阿姨!您太好了!”徐佳莹接过白玉兰,紧紧握在手里,心里暖暖的。
走出炖品店,巷弄里的阳光依旧明媚,空气中的香气似乎还在鼻尖萦绕。
两人继续在老城区漫游,没有了时间的催促,没有了行程的束缚,他们像当地人一样,慢悠悠地走着,感受着广州的市井烟火。
路过一家卖竹编用品的小摊,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几根竹篾,熟练地编织着一个竹篮。
小摊上摆满了各种竹编用品,有小巧的收纳篮、精致的扇子、实用的菜篮,还有一些可爱的竹编小动物,每一件都做工精巧,透着匠人的用心。
“你看这个竹编篮,编织手法和苏州的竹编有些相似,但纹样更简洁、更实用。”
徐佳莹停下脚步,拿起一个小巧的竹编收纳篮,仔细端详着,“苏州的竹编大多是精细的经纬编织,纹样复杂,注重观赏性;而这个竹编篮,用的是简单的交叉编织法,纹样大方,更适合日常使用,很有岭南特色。”
“确实,岭南的竹编更注重实用性,纹样大多简洁大方,符合广州人务实的生活态度;而苏州的竹编更注重观赏性,纹样精致复杂,体现了江南人的细腻与温婉。”
苏木拿起一个竹编扇子,扇面上编织着简单的花卉纹样,边缘还镶嵌着一圈细小的竹丝,做工精巧,扇风时带着淡淡的竹香。
“这个扇子也很不错,既实用又美观,可以买一个回去当纪念。”
两人在小摊上挑选了起来,徐佳莹选了一个竹编收纳篮,打算回去后用来装小物件;苏木则选了那个竹编扇子,还有一个竹编的小蚂蚱,打算送给朋友的孩子。
老爷爷看着他们认真挑选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主动介绍道:“这些竹编都是我亲手编的,用的是本地的毛竹,柔韧性好,不容易折断。你们要是喜欢,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