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3章 余切是这里的可口可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3章 余切是这里的可口可乐 (第3/3页)

儿……我很无聊啊……现在我天天刷短视频……”

    然后,领导的目光又看向张俪。

    张俪特别难为情:“你都看余切的书,为什么不学好?”

    又说:“我也没什么损失,算了吧……”

    “不行!”

    陈小旭拉住张俪的衣袖道:“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让余切知道了这人什么事儿也没有,他会怎么想我们?”

    在场的人瞪大眼睛,好像预料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一时间群情激愤。

    于是骗子被好赖一顿修理。

    出门后,陈小旭又猛地一拍大腿:“完了!这下余切要知道我偷骑他摩托车了!”

    燕京又新建了两个自来水厂,增加了供暖安装面积,建了三个电话局,一年之内发展了两万多户固定电话,开展植树造林工程,在大型社区附近兴建超市和饭馆,新建了二十多个图书馆和科技馆,迁走一批钢厂和煤厂,还首都人民一片蓝天……

    这一切都指向“开放”这个因素。

    人们开始要买商品房了,他们需要有自己的个人空间,个人的兴趣爱好。

    有自己的厕所,自己的电话,楼下自己能逛的公园和购买的米面粮蛋——对了,一些地方已不需要粮票。就像是那些越来越多的,只认钞票的饭店一样。

    仅仅这一年,新增了五十个农贸市场,个体户多了九万多户,靠做生意过日子的小商贩有十五万人之多,而这个数字在几年前还是零。在秀水街一带,摆摊的个体户连绵不绝,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自由市场。

    这些人通过贩卖南方生产的服装和家用百货,也卖港星的盗版唱片和录像带,很受京城百姓欢迎。

    有时也能碰到老外来看稀奇。

    “这里有什么东西?我好像回到六十年代了一样。”《巴黎竞赛画报》的几位法国记者笑道。

    他们之中一个叫查得阿兹特的中年记者道:“你们不是做新闻,你们是来旅游的。让我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做新闻。”

    查得是这帮法国记者的头。因为他长期驻扎在中国,每年至少要来两次。他结识了许多汉学家,精通中文。

    法国总统来华访问时,全程都是查得来做翻译和进行报道。他见过两个国家最顶层的人物。

    但查得并不只写这些,他也写中国的风土人情。他觉得这里有太多的话题值得记录。

    在法国,查得有一个电台节目,他经常忍不住介绍他在中国的见闻。

    查得转头用汉语问摆摊的老板:“这些法国人不懂礼貌,我替他们向你道歉。我知道中国是有好东西的,你拿点时髦的给我们看看!”

    老板冥思苦想一阵,最后恍然大悟,从旁边摊位借了一本《出路》过来。“余切写的,余切。我们的大作家。”

    这是一本日本岩波书库出版的《出路》,价格很贵,中日双语版本,是大陆花城出版社的七十倍!只在日本流通。不知道怎么回事,被人带到了京城的秀水街。

    余切,这能代表什么?

    不可思议的哥伦比亚之旅已经过去了,就算是余切,也要消停一阵了。

    现在再写他,好像没什么可写的。

    而且《巴黎竞赛画报》是法国最大的发行刊物,是月刊和周刊的龙头老大。他们总是写深度的长文章,配上具有冲击力的新闻画面,向法国读者介绍全世界各地的热点话题。

    记者们面面相觑。

    查得当即大笑道:“一片叶子的落下,代表秋季的到来。你知道吗?这就是新闻。”

    查得给了一百美元,让摊贩的老板举着这本日本出版的《出路》,在镜头前大笑。

    “咔擦!”

    查得拍下这张照片,他将之命名为“名片”。然后说:“在西方描述开放的中国时,总有一个小孩站在长城上举着可口可乐的画面,那确实一张经典的照片。万里长城,可口可乐,中国儿童……”

    “现在我们有一位生意人举着本国文豪的外文版书籍,这会成为另一个画面;因为开放是相互的,你明白吗?中国人喝可口可乐,我们看中国作家写的书。”

    “这本书是盗版的。我深度研究过余切的书籍,比对法国历史还熟悉。他们之所以印刷这个,是知道这个东西能被外国人看上。他们把这当做国产可口可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