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6章 余切的地位问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6章 余切的地位问题 (第1/3页)

    尊龙是美国知名的男演员,历史上第二个提名金球奖的华裔男性。

    尤为可贵的是,他的演艺生涯中,从未演过丑角,反而渐渐成为华人男性中有魅力的代表。

    舒尔茨也知道这个尊龙。

    84年有部片子叫《冰人四万年》,尊龙在其中演那个“冰人”;85年的爆米花片《龙年》中,尊龙又出演华人黑帮大佬,舒尔茨在电影院见过这位。

    而现在,尊龙却谈论起了中国作家余切。言谈中十分尊重和向往。

    《末代皇帝》是一个多国联合的剧组。各个国家的职员都在这里。

    尊龙努力用英文,向在场人解释“余切之于华人的意义”:

    “我是一个文化上的孤儿。出生时就被抛弃,很少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养父母把我扔到京剧团里面学习唱念做打,我有十年没有接触过外界。”

    “这种生活并没有结束。到我来美国做一名演员时,我仍然是一名孤儿,朋友不多。我干过许多辛苦的职业,从特别低下的地方爬上来……当我出人头地之后,这样的孤独仍然在我的心中,有时我有一种愤怒,为什么我要遭遇这些?有时我想要得到安静,可我的灵魂并没有什么地方去安放。”

    所有人都静静听着,不说话。

    尊龙的情绪却越来越激动,谈论起了他的“中国情缘”。

    在《末代皇帝》之前,他并没有来过中国。但来到这里后,他很快十倍百倍的融入到了这里。这才是他的故乡,是他文化的血脉。

    但尊龙事业上仍是一个美国演员。

    大陆孱弱的影视产业,无法支付他的薪酬和拍摄国际性的电影。

    这就使得尊龙再一次陷入到了焦虑当中。他说:“这像是培养我长大的京剧,我知道它被淘汰了,但我情感上需要它,就像是孩子需要奶嘴一样……可我已经是一个成年人。”

    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道:“这是余切对你的意义吗?他是你成年后的那个奶嘴。你感到文化上的失落时,你就想起他写过的那些书,是如何在西方世界也受到广泛欢迎。”

    剧组里面的中国演员陈聪则冷不丁的说:“他是个招牌,像李小龙一样。”

    尊龙并没有觉得这些形容可笑,而是道:“是的。这不仅是对我的意义,还有对所有华人的意义。我们相信余切有一天可以拿到诺奖,就像是其他华人在科学领域做到的那样——当然,他更为伟大,他是个彻头彻底的中国人。”

    这让舒尔茨想到了爱因斯坦。

    也想到了自己那个非要回国的学生林一夫。

    舒尔茨是德裔居民,从血脉上讲,他也不是纯正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爱因斯坦是德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三十年代,当舒尔茨刚取得博士学位,正在农田里研究经济学时,他忽然听到了“爱因斯坦来美国”的大新闻。

    当时的爱因斯坦,早已获得诺贝尔奖,被公认为当世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而美国和欧洲相比,却还要落后一些。

    爱因斯坦在美“技术扶贫”得到了无与伦比的尊重,他改善了犹太人的处境,并促使更多德裔科学家在美出头。舒尔茨也是爱因斯坦的受益人之一。

    尽管如今他已同为诺奖学者,可是提到爱因斯坦,舒尔茨仍然觉得他只是个小研究员。因为他清楚爱因斯坦对德国人和犹太人的意义。

    但是,余切被说得有些过了。

    他还不至于走到这样的地位上。最起码,他得拿到诺贝尔奖项,或是公认的“当世最伟大”才行。

    还有一些作家活着呢。

    舒尔茨道:“我情感上理解你,但我觉得,余切还需要更多时间才能走上那个位置。他的影响力发挥,还需要沉淀。”

    “我觉得他一定会得诺贝尔奖的。”尊龙说。

    但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之间,也有很大区别。舒尔茨说:“诺贝尔奖也不够。你说的余切,得是文学上跨越两个世纪的皇帝,他代表中国人统治了这个艺术领域。只一个诺贝尔奖,不够。”

    尊龙呆住了:“诺奖怎么也会不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