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7章 画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7章 画饼 (第3/3页)

切的书转。

    因此,余切再拿一次文学奖,或是跨界拿一个经济学奖,都要比目前全中国其他所有人加起来的概率还高。

    这不是说余切一人抵一国,而是这操蛋的评奖系统如此。

    林一夫把这个逻辑讲清楚后,余切也明白了。

    怪不得大陆后来经济成就斐然,愣是没有啥经济诺贝尔奖的动静。

    关键是,连印度都有啊……

    人们说,林一夫是全中国最接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而他自己却说:“我不可能拿到这个奖。”

    原来是这样。

    帮他一把又如何呢?

    余切说:“我们今天似乎不宜谈得太深,但有些事情,确实是一开始就要说清楚。否则我是不干的。”

    “你指的是……”

    “你知道杨振宁和李政道的故事吗?我真的见过他们,我问他们,可不可能和解?他们说,当年周总来调解,也没有成功。世界上不会有任何人能使得他们和解,死亡也不会。”

    林一夫知道余切为什么要提到这。

    杨振宁和李政道之所以闹掰,是因为两人对学术贡献的分功表达了不满。

    这两人之间曾有十多年的友谊,杨振宁要大一些,李政道要有钱一些。他们经常乘坐李政道买的二手车去旅游,亲密无间。

    在提交那项获得诺奖的学术论文时,杨振宁以“我的岁数要大一些”为由,排在了论文的第一个名字。

    李政道没想到这竟然能获得诺奖,他后来十分不甘心。在很多场合宣称,他的贡献要更大,并且把杨振宁塑造为一个夸大自己的人。

    而杨振宁也很愤怒:在他看来,“我的岁数要大一些”只不过是中国人的谦逊品德,实际上你是躺了个诺奖,老子打爆水晶,把你带得飞起!

    你竟敢污蔑我?

    两人因此交恶多年。

    林一夫说:“我们在谈论一个几率千分之一的事情,但我愿意说在前面。如果有一天成功了,你当然在我的前面。因为在这样的机制下,没有你我是完全不可能的。”

    这是林一夫近几年做过的最激动的事情。

    他说完这话后激动难忍,就像是当年游到大陆一样。大海深邃无比,漆黑一片,他筋疲力尽的抬起头,终于看到了手电筒打过来的光亮。

    林一夫像当年一样,颤抖道:“我是林一夫,我是专门过来的。”

    余切明白了他现在的心情,像一个老友一样拥抱他:“试试吧,我觉得舒尔茨在给你画大饼,也给我画饼,但不试一下可惜了。”

    林一夫来这太匆忙,空手而来。那一股激动褪去之后,他才发觉这不大礼貌。

    他喃喃道:“我……”

    余切没有计较,送他到鼓楼街外,给他打车。“舒尔茨要回去了是吧?我给他还有你都准备了礼物,过几天拿过来。”

    林一夫连连道谢,特别客气。

    “行了,走吧!”

    “师傅,带他回去!”

    余切踩着雪回家的时候,一进厨房,正准备和面。这里边儿氛围却很不一样了。

    忽然对他那种“排斥”消失了。全家人呆呆的看着他,余弦吞了吞口水,余爹余妈眨了眨眼睛。有点想摸他,却又不太好意思。

    他笑道:“怎么,不认得我了?”

    余妈说:“我怎么生出这种儿子的?就……完全想不出来!”

    余爸说:“他继承了我们余家的光荣传统,我们祖上出了很多知识分子。而且,一直是急先锋。”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这一晚,腾出来好几间房。余切和余爸睡,余妈和张俪睡。

    至于陈小旭,她向余弦询问余切小时候的事情。

    “余切小时候尿床吗?”

    “我不知道,我比他小。他不肯给我说。”

    “那他有什么厉害的吗?”

    “没什么厉害的,就是能吃,能跑。我以为他会去体校,他以前成绩还不如我,让我帮他做作业。后来他大病一场,忽然脑袋就灵光了……然后很多事情都想明白了。”

    余切的妹妹说:“所以我哥这个人,有时候有点呆。他可能要绕一下圈子,但之后就对人很好了,我是说……对你也很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