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潮流退却 (第2/3页)
罢了,偏偏是这个余切,我看你这次有大麻烦!”
——
《当代》杂志就在朝内大街166号,和余切家不算远。翌日,朱生昌带着这个周长义,来向余切承认错误。
余切家自然是有牌面的,这一整条鼓楼大街幽静又密闭,大夏天有一巨大的梧桐树杵在院子内,那树冠都遮到了对面一处四合院,看上去也是亮堂的。再仔细一看,门外挂着一个篮子,上面用油漆笔写着“余”一个字。
朱生昌自然知道那是什么!《十月》的张守任喜欢给人回信,他每每收集到信件,经过处理后,就亲自送到作家处,减免这些作家的劳动。
这就是说,这对面的两家四合院都是余切的房子了。
到底要写多少字,才能成为名作家啊!
慢着,这还没完!两人骑着自行车,往前走了连着三处四合院,还是大门紧锁,门外挂着信箱。虽然没有招摇的写着“余”字了,但想来以余切的能力,自然不愿意旁边住着九户、十户人家!
因为这时候的四合院,就是许多户人住在一起,他们日常出入,当然会打扰到余切写作。
这岂不是半条街都被买下来了?
用作他个人的藏书、藏品所用,按余切的话来讲,将来就是京城的一处个人博物馆。没想到竟然这样宽广,愣是闹中取静,竟然让人生出一丝凉意。
朱生昌感觉周长义的背都塌下去了几分,他可怜又可恨这个小编辑,这样道:
“怎么?这才是你想要去拜访的作家?”
周长义激动得满脸通红,不住的点头。“我去过沪市的武康路,巴老的住处!那也是极宽的,他家里人住大洋房,还围起来种了一片花园!余切这里,更大了!”
进门前,周长义又说:“余切是我们川省作家走出来的骄傲,不曾想他竟然这么阔绰、低调。原来这就是世界级、诺奖级的作家!”
“砰砰!”
“请进。”
两人推门而入,却见到余切正在练背。只见他眼睛对两人眨了眨,这就是招呼了,继续自己本来的动作:他双脚踩住器械踏板,上身放松,忽的!利用背部的肌肉群,将把手猛然向前拉贴近腹部!在贴合最近的时候停留两秒,长长的吸了一口气。
然后缓缓放手,同时呼出气息。他一连做了十六次,四组,之后才停下来。
余切一站起来,两人才发现他的背宽得跟体操运动员一样,棱角分明,全是肌肉疙瘩。
这番动作摆足了腔调,这个周长义却眼冒星星,特别吃这一套。主动伸手道:“余老师,我错了。”
周长义长得矮,因而他简直是仰着头看余切。
“错哪了?”余切笑道。
“我不该退路垚的稿,我该看一看。”
此话刚落,余切立刻就变脸了:“你还是错!你不喜欢路垚写的我能理解,他写的不时尚;但你一个上门拜访的编辑,你不请示领导,直接当场退回,简直是羞辱一个作家!”
这几年编辑和作家之间是有些客套流程要走的:周长义当时要退稿,最好通过《当代》的副总编或是总编亲自发函,还要写上一份情真意切的退稿信才行。
哪能像周长义这样,一个马前卒,都没回京城,竟然自顾自的把路垚的退了。
当年苏彤初出茅庐,尚且因为被“铅退”怒不可遏,周长义干的这件事情,却比“铅退”还伤人自尊。
朱生昌说:“我们《当代》杂志社对小周做了严厉批评,他应该把稿件带回京城,让我们所有人看一遍,之后再做决定。”
“你说的好,可惜没办法了。我以为《平凡的世界》是部好,他犯了严重的工作失职,不过我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你看看能否得到路垚的谅解。”
“余老师,他获得谅解,是不是就算了呢?”朱生昌替周长义问道。
“算了?”余切摇头道,“假如《平凡的世界》获茅盾奖,你们《当代》从上到下都要被戳脊梁骨,你就觉得算了?没有人负责任?”
“我们会研究出一个让大家满意的结果来。”朱生昌含糊不清道,接着踢了周长义一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