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送别 (第1/3页)
从汤氏的嘴里,还有水莲四处的打听里,文竹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大概。
文淑终于如愿了,虽然极不光彩,却终于嫁给了安王世子,可惜却不是妃,其位份,还要等世子妃嫁过去之后才能定夺。
文慧也辗转知道了此事,不由语气中带了不屑,“哼!二姐姐终于得偿所愿,嫁入了皇家。可那又如何?只说现在还没有名份,且还没嫁过去就得罪了安王府,等她真嫁过去了,又有什么好果子吃!”
据说是安王世子前去相贺,不想喝多了,走错了地方,冲撞了文淑。但文竹和文慧都能猜得出来,定然是文淑使了计策,这才有了冲撞一说。被人算计了,安王府怎么可能高兴的把人娶回去?
但不管是谁冲撞了谁,这亲事却是做定了。陶氏不由得脸上带喜,对她而言,这个结果,却是比嫁入段家更让她满意。
两年前,文淑便打了做世子妃的心思,但连边儿也没有轮到,就被长女文竺抢了风头。文竺溺水亡故之后,陶氏还想着把文淑嫁去做侧妃,最终还是不成。如今这亲事果然做下,虽还没有位份,待正妃过门之后,想来侧妃也就自然是自家女儿的。
于是,面对文竹、文慧,甚至是汤氏,鼻孔都要朝到天上去。在陶氏的眼里,她已经是世子的岳母了,浑然不曾想过,只有正妻的娘家才是岳家,文淑再怎样也不过是个妾。
只是让陶氏不爽的是,因冲撞之事。文淑在出嫁前,都不好再出门了。
八月初五。老家的回信到了,说是待过了年,便由大少爷一家上京,顺带着将文竹的嫁妆送来,说是嫁妆,不过是公中出的银钱,到了京城再置办。信中还提到,小六子自立秋以来,身子便不是太好。让汤氏早些回去。
汤氏一见便急了,嚷嚷着要早些回去。连中秋都来不及过。将回乡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初九。
初八的傍晚,文竹与文慧又一次坐在客院的石凳上。因着怕到时候事情多,秦姨娘便在昨日置办了送别宴,宴上少不得虚情假意了一番,今儿个汤氏又被陶氏请过去说话。
两人相对无言,连着青杏与青桔都躲在屋子里说着悄悄话。文慧这一去,便要远嫁千里,而文竹却是要留在京中了。这一生不知道几时方能见到。
“这签文果然说的很准!”文慧拿出一根泛黄的竹签。轻轻放到了石桌之上。
文竹拿过来一看,“富贵荣华南柯梦”她不由吃惊的道,“这。这是兴化寺的那支签?”
那年的冬天,跟着祖母,也是姐妹三人,在那大殿之上,求了三支竹签,不想却被小和尚混在了一处,分不出谁是谁的,但最后却是三人各拿了一支。
“我的那支签应该也在,却不知道被收到了哪里!”文竹说着叹了口气,“四姐莫要太过相信,那路家极讲诚信,家教定然也不好,路公子虽是白身,却指不定哪一日出息了也说不定。”
文慧将竹签收起,却又道,“前些日子,咱们去红螺寺求的签倒也很准,轻风拂柳百花羞,江南一处,可不是红花绿柳之地?”
文竹摇摇头,“却不见得,我那支签,还是‘西出阳关无故人’呢?可是我却嫁到了京中,哪有如此准的事情,四姐姐莫要多想了!”
二人又说起文华来,文华虽然小,如今也要说人家了,一时又感慨起来,只盼着文华能嫁的离家乡近些。
只顾着说话,却不想,院门出多了一个影子,“二位妹妹这是说什么呢?”那脸上止不住的得意,不是文淑又是谁?
“二姐姐如何有空?”自从赐婚之后,文竹便没再跟文淑说过话,就算是在任姑姑那里,文淑也是对她一脸的不待见。
文淑凌厉的瞥了一眼文竹,虽然段家的婚事她不满意,但文竹却是轻轻巧巧的就得了贵妃的赐婚,怎能不让人嫉恨?但她又一想,若不是文竹得了段家的亲事,自己还不见得有机会嫁给安王世子,这样想着便对文竹也不在意了,也不用别人让,自顾自的走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