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送别 (第2/3页)
石桌旁,轻轻坐了下来。
“如今不比从前,安王妃已经说了,让我在家好好呆着,只等着嫁人。”说着轻轻一笑,又看向文慧,“妹妹明儿个要走,姐姐我是不能相送了!”
文慧脸色一冷,是了,文淑要嫁的是世子,而自己嫁的不过是个白身,这是到自己面前炫耀来了。她却是轻轻一笑,回了同样得意的神色,“二姐姐不用客气,我虽嫁到南边,但那人也不是长子,以后若是有机缘,说不得还会来京城。咱们还是有机会再见的!”
再怎么说我也是正妻,若是分了家,便是一家主母,不见得就比你这个小妾要差!
文竹却是想着顾玉桐若真的是世子妃,文淑的日子说不定还会好过一些,总比那个阮瑶珠要强的多了。但顾玉桐再好,跟她却没有什么利益关系,若是争的是自家的男人,就不见得这样了,她想劝上一劝,让文淑略收敛些,却又叹气一声,文淑才不会听自己的,她可是有主意的很。
听着两边又不阴不阳的对上了几句,文竹适时的装了哑巴,两边的火药味虽浓,却是打不起来的,她就不要在这里添乱了。
好在汤氏的出现把这场战争提前结束了,文淑见了,忙上前行礼,又遗憾不能相送,汤氏倒也不在意,只嘱咐了文淑以后要谨言慎行,莫要做错事,王府可不比庄家云云。
虚虚的应了是,文淑却没有放在心上,汤氏见了也不好再劝,只得放她回去。转过头来。又细细的嘱咐文竹,文竹听的用心。这个婶娘对自己的确是不错,便让青杏取了自己做给小六的衣裳,交给汤氏。
汤氏也取出一小盒首饰,却是给文竹添妆的,文竹一时眼中含了泪,如此一别,相见不知几时。
待到第二天的一早,文竹的眼圈,还是红的。马车极早就出了府门。驶了半日,方到得通州的码头。自有庄家的管家跟船,只是来时的崔管家被留了下来,准备在京城赁一处小院,只等大少爷一家来京。
今天的天气略有些阴,此时又是午后,码头上的人很少,崔管家已经先去打点,而主子们的马车还在路上。
马车里只有姐妹二人。汤氏与陶氏坐了前面的马车。
眼看就要到码头。文竹便拿出一只绣好的荷包递给文慧,“昨儿个才绣好,姐姐留个念想吧!”文慧接过来。那荷包上绣着富贵牡丹,竟是前些日子文竹一直在绣的,原来是特意绣自己。再捏了捏,只觉得那荷包沉甸甸的,轻轻打开,里面是一只赤金掐丝龙须镯。
“我娘留的首饰多,我平日里也不爱戴这些,上回姐姐看着喜欢,就拿来了,姐姐千万莫要推辞!”
文慧听了轻轻叹了口气,便从身后拿出一只极简单的松木匣子,上面雕了些简单的花草纹,郑重交到了文竹的手里。
“姐姐没有什么好送给你的,这个是我昨儿去二姐那里要来的,反正她也不喜,不若还给妹妹。”
文竹打开松木匣子,一支熟悉的红宝石凤簪静静的躺在那里,文竹的眉头紧皱,却是“啪”的盒上了,她想起重生之后,文慧找自己借簪子的情形,仿若就在昨日,是那样的讨厌,但现在想却,却让人无比怀念。
她抬起头来,静静的看着文慧,又伸手握住了她的手,“四姐姐,若是有机会,你一定要来京城看我!”
二人不由抱着哭了起来,只觉得这一生,或者是真的见不到了。
管家们已经打点好,行李箱笼也已经早早的搬上了船。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汤氏与文慧便已经登船。
眼看着船儿渐行渐远,文竹站在陶氏的身后,只觉得眼泪止不住的落下,终于,只剩下了她一个,孤孤单单的一个。
她真的很想随着汤氏回去,她是那样的想念祖母,想念大嫂,甚至想念文华和吕氏。可是,她却不能,钟贵妃的一纸赐婚,便让她永远的留在了京城。她不由心中怨恨起来,若不是钟贵妃管了闲事,说不准她就跟着汤氏回乡了。
“我们回去吧!”陶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