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9章 杏花,亲戚(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49章 杏花,亲戚(求月票) (第3/3页)

漫不经心地道。

    “孩儿知晓了,那孩儿便不打扰娘做活,这便去温读功课。”赵倜退出房中,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读书。

    天色傍晚之时,赵父推着木牛车归来,这木牛车形似牛头,下面有一只独轮,两只牛角乃为把手,可以绑系绳子套于颈上推动,能装许多货物不说,推起来还十分省力。

    此物乃是大乾建国时朝中一位侯爵所创,那侯爵复姓诸葛,因为从龙定鼎天下之时战功颇多,所以向来被百姓们称为诸葛武侯。

    诸葛也是天下八大世家之一,这位诸葛武侯就是那时的诸葛世家家主。

    此木牛车可以说方便世间百姓太多,不但于大乾一直流行,更是早便传去了国外,大乾南面的火昆、赤罗两国,东面的水云岛国,北面的蒙济,还有西面的一些国度都有使用。

    赵父是个形貌微微有些木讷,但却十分高大的汉子,进了院内三下五除二就将车上剩余货物搬去了厢房仓中,等赵倜出来帮忙时,早便已经完事。

    “爹,爹你回来了。”赵灵儿不知何时跑了过来,看着赵父叫道。

    赵父搓了搓手:“你娘呢,怎今日没见炊烟,做饭这么晚?”

    “娘在给我与妹妹剪裁新衣,说是有位堂舅将要到访,让我们两个穿着体面一些。”赵倜道。

    “哦,是杨琛那小子要来,那小子……向来有些以貌取人,穿得朴旧反而叫他瞧不起。”赵父沉吟道。

    “爹爹,你认得这位堂舅?”赵倜迷惑道:“难道以前来过玉州?”

    赵父看他一眼:“倒是没来过,我是在你娘她家那边见过一次,那时他还很年轻,行事浮夸得很,讲究衣食住行,以貌取人,眼高于顶。”

    赵倜纳闷道:“娘家中不是小门小户吗,怎么堂舅……”

    赵父似乎不想解释,摆了摆手:“等来了你就知道。”

    这时赵母从屋子中走出:“饭早便做好了,蒸了一锅馍馍,菜也做完了,热一下就行。”

    “好,好。”赵父挠了挠脑壳:“我去洗涮一番,然后就吃饭。”

    “好啊,吃饭了,吃饭了。”赵灵儿欢天喜地叫着,然后往厨房跑去。

    赵倜也跟了过去,帮着赵母热了菜后,开始和赵灵儿往屋内端。

    随后一家人围坐吃饭,赵父食量大,一气吃了五六个馍馍,方才缓了口气,看向赵母:“那杨十三明日便能到吗?”

    赵母似对这个称呼有些不满,白了他一眼:“十三弟说是这两天来,那便不会错的。”

    赵父“嘿嘿”笑了一声:“就不知还是不是当年的那副模样,好好个大男人,偏要把自己弄得喷喷香……”

    “别当着孩子面什么都说,毕竟那是长辈。”赵母打断他道。

    “是,是……”赵父尴尬地道,开始一言不发喝起菜汤来。

    什么喷喷香?赵倜在旁边闻言有些不明所以,是说这位舅舅喜欢簪花抹粉之类吗?

    大乾朝之前的大晋朝,世家贵族有男子簪花擦粉的习惯,又喜欢服用一种药石粉末,寻欢作乐,不思进取,而民间也跟着盛行,导致了吏治腐堕,武功衰败,积弱难返,外寇入侵。

    最后大乾太祖斩洛水白蛟起义,拒外敌,平内祸,征南北,定东西,推翻了晋朝司马氏,定鼎天下,建立了杨家的大乾朝。

    而大乾太祖建国之后,曾明令禁止男子簪花抹粉服药石粉末,但这种事情又哪里好就根除,毕竟是起于贵族之间,民间不过效仿。

    太祖在时还罢,而太祖宾天之后,此风又渐渐吹起,至太宗皇帝再故去,此律已经形同虚设,服药石之剂还算忌惮,可簪花抹粉便全无禁忌了。

    一家四口吃完了饭,赵倜继续读书,至亥时方歇。

    第二天早晨他起床收拾完毕,吃了早餐,负笈出门,便打算去往州学。

    昨日乃是休沐日子所以放假一天,今天却是要前往听课的。

    他刚走到巷子口处,就看一辆马车过来驻下,然后从车厢中钻出一名白衣人。

    这白衣人刚出车厢,赵倜便闻到一股馥郁的香气,沁人心脾,一瞬间竟然掩盖过了巷内的杏花之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