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4章:新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04章:新乡 (第1/3页)

    玄汉更始三年,

    原本合流的赤眉军势力和绿林军势力在长安发生了强烈的矛盾,双方因此火并起来。

    最后,

    赤眉军驱逐了绿林一派,短暂了占领了长安,并杀死了玄汉皇帝刘玄,改立一个宗室出身,如今却已然落魄到给人放牛的小孩为皇帝。

    而与此同时,

    正在河北收拢当地众多势力的刘秀,也与逐步向西进军的黄巾军发生了碰撞。

    双方随之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不满于孙恩各种做法的河北豪强,还有其手下的一些将领,纷纷投靠到刘秀麾下。

    这让黄巾军在前期迎来了不小的麻烦,吃了几场败战。

    但很快,

    黄巾军又得到调整。

    那些拥有着足够勇气与武力,愿意跟着孙恩走的人,纷纷站了出来,并阻止了好几个将军意图投敌的想法。

    当被自己原本的士卒压到大贤良师面前时,那些人还叫嚣着:

    “难道我当年没有这样的一腔热血吗?”

    “难道我不曾追随大贤良师,想要恢复天下的太平吗?”

    “等你们到了我这样的地步,拥有了我这样的权势,也会变得跟我一样!”

    “现在还能站在岸上,道貌岸然的指责我的堕落,无非是你们没有拥有我这样的财富权力!”

    随后,

    他们又对孙恩说,“我在心底,仍然敬重你。”

    “但你过分的仁慈、宽容,不会让人臣服的。”

    “所谓的天下大同,众生平等,又能做到多少呢?”

    “天下之人有千万之众,你是没办法让他们都接受你的理念,追随《太平经》去做事的!”

    “《太平经》里说,集众人之力,犹如聚沙成塔……可你没有见过‘塔’的样子吗?”

    “它本来就是越往上,越尖锐、狭窄、稀少啊!”

    所以,

    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才是真正的顺应天道!

    孙恩没有跟他们辩论什么,只是揉了下有些气短的胸口,让人将之拖下去,处死了。

    他站起身,对身边的人说,“人世的道理,我并非不懂。”

    “但有些事情,总要有个开头,才好引来后继者,让他们去发扬光大。”

    “在我之前,中原的陈王曾揭竿而起,反抗过暴秦的统治,但他很快就沉迷于富贵中,迷失了方向,丧失了性命。”

    “我效仿陈王为民发声,却不愿做第二个陈王。”

    “我只想做一个先行之人,为后来者踏出一条新路来。”

    孙恩后面很快就整顿好了军务,再次与刘秀作战,并取得了大胜。

    可惜的是,

    刘秀的好运气仍然庇护着他。

    在昆阳时,

    那运气让刘秀得到了“天助之”的光环;

    而在同黄巾军的作战中,

    那运气更是让刘秀能于大败中,带着伤痕脱身而出。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我只需要继续坚持就好。”

    听到有人抱怨战场上的混乱,以至于让刘秀这个敌军主将,竟然乔装逃跑成功时,孙恩只是从容的笑道。

    他拨动胯下骏马,又走向新的战场。

    而在中原烽火猛烈燃烧之时,

    东瀛齐国那边,也迎来几位未曾料到的客人。

    “你们是从大洋彼岸的新国回来的?”

    “是新朝皇帝派去那里,宣读诏书,为其赐予新国号的使臣?”

    齐王对着殿堂之下,那两个形容十分狼狈的人问道。

    他瞪大了眼睛,上下打量个没完,显露出纯粹的好奇和惊讶。

    那两人不断点着头,初时还想端着“上朝天使”的姿态,但海上漂流时,空了许久的肚子一叫,就忍不住动起筷子,夹了面前桌案上的食物,往嘴里塞去。

    齐王也不责怪他们的失礼,只是抬手拨开垂在眼前的冕旒,对侍立在侧的臣子悄声说道:

    “时隔这么多年,他们竟然没有死啊?”

    臣子也悄声回道,“有些人运气好,抱着木板都能从东瀛漂到中原呢!”

    更别说商末之时,还有一群殷商遗族渡海跑到殷洲去的。

    他们这些后人再怎么不争气,但在间隔的千年间,造船总归是要比商人稳固耐风的。

    所以面前之事,不足为奇。

    但齐王惊讶的是,“他们竟然真的去了殷洲!”

    当年新朝建立,

    中原曾派使者过来,向齐国宣读新天子的诏书。

    因此,已然四十有余的齐王,是见过这两位使者的,也是知道他们被新天子赋予了“前往新乡,勒令其改名”这个命令的。

    只是,

    齐王可没想到,隔着宽广无边的大洋,这两个使者不仅没有找理由拒绝这个极为危险的任务,还真的找到了船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