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邙山大战之护驾 (第2/3页)
因为他们知道,冲锋得越快,破阵就越是容易。于是一群人不断策马,令坐骑们全速前进。
他们的脚步带动起浓密的尘埃,尘土流过山顶的树木,像云朵一样遮蔽山上的天空。山谷间发出打雷般的闷响,就好像霹雷般顺着山脊蜿蜒而行,声音越来越近。这样的威势,顿时在禁军甲士中引起了恐惧,虽然在不久之前,他们面对孟超所部时,露出了相同的神情,但此时没有准备的他们,显然是真心实意的。
鲜卑突骑身着重甲,他们找到阵列的几点薄弱处,分出数条纵队,迅速地穿透过去。由于阵型不整,加之禁军心生畏惧,这使得蹈阵的鲜卑突骑,如入无人之境般穿了进去,直接杀向第二道防线。
而这里的甲士里,装备好的弩机尚不足三分之一,他们也来不及形成密集的排射。因此,乔智明仅付出少量的伤亡后,就将其撕破了一条口子。可即使如此,在十数名属下被射杀后,乔智明看着地上这些强弩,仍心有余悸,对属下感叹道:“这是困鹰的笼子啊!不把他们毁了,我们如何翱翔呢?”
于是他当即下令,趁禁军来不及重整阵势,专杀那些手持强弩的甲士。与此同时,他身后的骑兵也在源源不断地突入战场,上万骑兵展开阵型,他们武备不若鲜卑突骑,但也形成了一张正在铺开的大网,似乎将天子所在的土丘渐渐包围。
乔智明的意图极为明显,他是要将司马乂的本部一网打尽,通过先拔去禁军的爪牙,令其丧失反抗的能力,然后断去禁军的退路,令其无路可走的方式,最后将其一举歼灭。
司马乂对此看得分明,他知道,继续留在这里,大概就是一条死路了。当下只有一条出路,就是趁对方包围不密,率众趁势冲杀过去,可此时留在他身边的,仅仅只有八百余骑,天子、皇后,还有随军出征的宗室公卿,此时都在这里,该怎么办呢?
他看了眼南峰的战况,此时刘羡不仅率众占据了南峰山顶,更是自山顶俯身冲杀,安乐旗所过,北军的将士已然落花流水,被打得溃不成军,看来南峰的胜负已经定下了。司马乂顿时有了主意:此时只要率众靠过去,与其汇合,事情还是有转机的。
但司马乂随即陷入了一个新难题:他所在的目标太大了,一旦皇舆移动,必然会引起敌军的注意,然后调重兵过来进行围攻,他应该怎么办?答案紧跟着就涌现出来:可以将皇舆作为疑兵,吸引敌方注意,实则让剩下的这些亲兵护送皇后与天子突围。只要保全了天子与皇后,全军士气不溃,其余什么都好说。
时间紧迫,他当即开始布置此事。司马乂打算自己以身犯险,亲自护卫皇舆,至于身边的公卿官僚,除了几位宗室王公外,其余也一律留下,如此才显得逼真。
听到这个命令后,宗室们喜形于色,而百官们则敢怒不敢言,只有皇后面露犹豫,她被扶上马后,终于疑问道:“骠骑,不能让兴晋公一同随行吗?”
兴晋公指的便是羊玄之,皇后的父亲。羊玄之本是胆怯之人,他听闻有机会突围逃生,先是大喜,但随即想到自己不善骑马,又面露苦涩,不等司马乂回复,便说道:“我去干什么?拖累人吗?殿下还是早些走吧,和陛下跑得快些,比什么都强。”
于是一行人各自分别。司马乂领着皇舆华盖,率众自北面显眼处缓缓下山,还在混战中的禁军甲士们,见身后天子的车舆移动,还有号角声连绵不断地奏响,知道这是奋死一搏的意思。他们相互勉励说:“不能再退了!天子和殿下就在身后啊!马上就要获胜了,怎么能在这里功亏一篑!”于是高举长槊,拼死向前反击。
而那些进攻的北军骑士们看见皇舆靠近,也不免心中一惊,他们暗想:这是皇帝御驾亲征了?我们若是不小心伤了皇帝,是不是会犯下大罪?于是一些人就变得畏首畏尾,手中下意识便收了两分力。
此消彼长下,战场的形势顿时出现了小幅度的变化,直面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