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2章 刘备:吾麾下才俊,未有过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22章 刘备:吾麾下才俊,未有过李翊者,此任非他不可 (第1/3页)

    却说许攸与张飞在府库外发生争执。

    因许攸一时出言不逊,张飞怒而拔剑。

    许攸万没想到张飞真敢动手,大叫一声,人头滚落在地。

    与许攸一道来的友人,无不骇然失色。

    “……许、许先生死了!”

    “许先生死了!”

    众皆掩面惊呼,四散奔走。

    左右见此,纷纷过来对张飞说道:

    “……将军,许先生乃是此次破邺城的有功之臣呐。”

    “就连李郯侯都要敬他三分,主公在时,亦与其交厚。”

    “……您、您怎么就、就把他给杀了!”

    张飞余怒未消,厉声谓众人道:

    “这厮连番羞辱李先生与俺兄长。”

    “如不杀之,李先生与俺兄长以后还拿什么服众?”

    张飞看得明白,许攸这般狂妄,偏偏李翊与刘备都将就他。

    初时还好,可若长久下去,必然折损领导的威望。

    左右人又叹道:

    “……只是君侯差遣许先生来清查府库。”

    “将军却把他杀了,只恐君侯怪罪啊!”

    张飞沉吟半晌,走上前将许攸头颅拾起。

    提在手上,顾谓众人道:

    “事已至此,多说无用。”

    “待俺亲自前去找先生谢罪。”

    众人暗忖,张飞是刘备兄弟,纵然是李郯侯也未必敢越俎代庖处置他。

    他们怕就怕,李翊要杀鸡儆猴。

    惩治不了张飞,却要来治他们这些个随行人员一个规劝不严之罪。

    无可奈何,众人只能怀着忐忑的心情,随张飞一起回正堂见李翊。

    尚未走至,迎面便撞见一大队人。

    不是别人,正是曹操、李翊、及邺城本土官员。

    他们成群结队,便是打算一同前往府库清查户籍人口。

    张飞见了,提着人头径直走上前。

    一到李翊面前,便跪地请罪。

    “……益德何故如此?”李翊忙出声问。

    张飞乃将人头掷下。

    “许攸因对先生和俺兄长出言不逊,被俺杀了!”

    更无一句多余的辩解,张飞大大方方承认了。

    李翊举目一看,真是许攸头颅。

    周围人观之,无不愕然。

    “……诶!”

    李翊气得直跺脚,“许子远于此次北伐有大功,吾尚未来得及为他请功。”

    “汝这匹夫怎的就将他杀了!!”

    张飞解释道:

    “许攸言辞无状,数辱俺们徐州人。”

    “今日杀便杀了,又何多言?!”

    曹操一脸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两手揣袖,慨叹道:

    “……诶呀,许子远乃吾之故友。”

    “其人虽然狂悖,但确有计谋在怀。”

    “此次北伐又是功臣。”

    “今有功者未赏,反将杀害,只恐使新降来的袁氏旧臣寒心呐。”

    此言自是说给身后的邺地官员们听的。

    曹操这话煽动性很强,众官吏嘴上虽不言,但皆面色有变。

    李翊一颔首,叱道:

    “吾出征之前,主公便将军权尽数付与我。”

    “汝不遵军令,擅杀功臣,按罪当斩。”

    “只是念汝此次北伐有功,可免去一死。”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来人,将张飞拖下去打三十军棍!”

    言讫,立马有两名武士站出来,将张飞架起。

    张飞一把推开,大声道:

    “不必麻烦了,俺自去监军那里领了便是。”

    “慢!”

    李翊出声将张飞叫住。

    “除军棍之外,还要罚汝三月不得饮酒。”

    “诶!这!!”

    张飞闻言,脸色大变。

    莫说这三十军棍,便是打一百下他也能受得住。

    可若说要他不得饮酒,这不熬人吗?

    他老张是宁可食无肉,不可饮无酒。

    一天不喝酒,那就浑身难受。

    张飞欲待争辩,李翊却皱起眉头,沉声问:

    “怎么?”

    “莫非益德觉得我处置不当?”

    这道质问声振聋发聩。

    因为任谁都看得出来,李翊并不想重责张飞。

    适才李翊言辞激烈,大伙儿都以为张飞少说要脱层皮。

    结果仅是挨了三十军棍,这对一个常年行于军旅中的武夫而言,实在不痛不痒。

    李翊这属于典型的,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他便是出于刘备的面子,也不好治张飞的罪。

    “……没、没有。”

    张飞一拱手,怏怏不乐地转身离去。

    李翊又冲张飞喊道:

    “汝受罚之后,可速回徐州去。”

    “我不在之时,由主公亲自监督你戒酒。”

    此前两项处罚,张飞忍也就忍了。

    但当听到李翊要将他遣送回徐州后,张飞终于忍不住了,回身走来,向李翊拜道:

    “……先生,俺自知有罪。”

    “但俺奉兄长之命,来先生帐下听用。”

    “今河北战事未平,如何叫我回去?”

    李翊背着手,眉目间凝重了几分。

    徐州诸将见此,纷纷过来帮张飞求情。

    “……君侯,如今战事未定,尚赖张将军出力。”

    “不妨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将张将军留下罢。”

    “……是啊,留下吧,留下吧。”

    众人齐齐跪伏于地,“请君侯开恩。”

    李翊丝毫不为所动,沉声说道:

    “吾命令已下,公等欲违我军令耶?”

    众将平日与李翊相处惯了,对他是又敬又怕。

    几年相处下来,众人一眼便能看出李翊是真的下定决心要将张飞遣送回徐州去了。

    他们哪里还敢接着替张飞求情?

    只能向他投去一个同情的眼神。

    仿佛说,我等已经尽力了,老张你就自求多福吧。

    “……唉!!”

    张飞一拳打在地面上,十分恼火地走了。

    曹操走过来,对李翊小声道:

    “君侯御人之术真是高明,曹某也得多向君侯学习学习才是。”

    李翊睨他一眼,澹澹说道:

    “不能吧?”

    “李某这点微末伎俩,在曹公面前可就展现不出来咯。”

    曹操嘴角一抽,皮笑肉不笑道:

    “……善,那咱们且手底下见真章罢。”

    两人各自轻声一笑,领着人赶往府库。

    围住府库的兵是李翊的人,李翊命人将图书整理出来。

    把曹操所在的魏郡、赵国、常山国、甘陵国收录的图书,一并交给他。

    由于这些图书里的数据,都是直接整理好的。

    看起来十分方便。

    故曹操一拿到手,扫一眼,便知道了个大概。

    “若以此图书观看,这冀州仍旧能够征调出三十万成年男性出来。”

    “无怪时人皆谓冀州为天下大州。”

    曹操捧着竹帛,发出一声感慨。

    人群中传来一道声音,大声叱道:

    “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同室操戈。”

    “我冀州之民方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

    “反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

    曹操闻言,忙问:

    “说话者乃何人!?”

    众人答曰,此骑都尉崔琰也,乃清河望族。

    曹操见其气度不俗,忙敛容赔礼道:

    “适才操一时失言,冒犯先生。”

    “观先生气度不凡,吾愿待为上宾。”

    “烦请先生不吝赐教,与我共治冀州。”

    崔琰却拒绝了曹操的征辟,解释说道:

    “今旧主新丧,吾未尽人臣之礼。”

    “反倒另投他处做上宾,此非臣子之所为也。”

    遂辞去骑都尉一职,弃官回乡去了。

    崔琰此举,令大伙儿都感到莫名诧异。

    李翊则来向曹操辞行:

    “曹司空,既然你已拿到了西冀州的户籍图书。”

    “咱们也算两不相欠了。”

    “李某这便告辞了。”

    曹操没想到李翊竟真的什么都不要,乃拱手谢道:

    “那曹某就恕不远送了。”

    “请李郯侯保重。”

    李翊即命人收敛许攸的尸首,将他带回徐州安葬。

    又对众人垂泪道:

    “吾与子远交之甚厚,彼不幸身死。”

    “翊亦是痛心疾首。”

    “子远身前最爱钱财,我便想到彼生前曾对我言——”

    “人生至痛之事,莫过于斯人已逝,而钱财未散,徒留遗憾。”

    “汝等即遣人至子远徐州家中,将其家中钱财尽数收敛起来,回头准备和他葬在一块儿。”

    “至于邺城家中,曾是子远故居。”

    “汝等也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值钱之物,一并带走罢。”

    众人领命而去。

    李翊又准备前往袁府。

    曹操见了,忙上前将之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