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2章 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李翊识虚实,庞统见兵势,难卒谋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32章 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李翊识虚实,庞统见兵势,难卒谋也 (第3/3页)



    “李翊,顿首。”

    李翊这封书信,不卑不亢,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力劝公孙度交出袁尚、袁熙二人。

    并且许下承诺,要为公孙度封永宁乡侯,可谓诚意十足。

    公孙度在看完李翊的亲笔书信之后,脸上却波澜不惊,情绪没有丝毫变化。

    只淡淡顾谓左右人说道:

    “我王辽东,何永宁也?”

    意思是他在东北称王,永宁对他根本没用。

    “李子玉诚意不足,然念汝远道而来,孤亦有赏赐。”

    公孙度命人取骏马、明珠,赏赐李翊的使者。

    “汝可回去,向汝主人家禀明孤之诉求。”

    使者连忙询问公孙度有何条件。

    公孙度所开出的条件的是,

    要封他为辽东侯,平州牧。

    并追封其先父公孙延为建义侯。

    作为回报,公孙度会杀了二袁儿,献出其首级。

    同时为汉朝的两位先祖设下庙宇,以辽东古制,在襄平城设坛祭奠。

    使者将公孙度所开出的条件,如实回报给李翊。

    令众人感到意外的是,李翊对此竟极为盛怒。

    “我本欲活此奴性命,此辈竟敢悖我好意。”

    “妄加开口,汝死之有分矣!”

    众人见李翊如此盛怒,都颇感意外。

    虽然公孙度的回执信有些狂悖,但开出的条件并非不能接受。

    因为辽东本来就是公孙度的。

    他索要的封侯也好,平州牧也好,都不要朝廷出一分钱。

    给也就给了,郯侯何必如此盛怒呢?

    李翊的话还在继续:

    “此前我曾有言在先,若公孙度不从我令。”

    “我必发兵征剿,夷灭其族。”

    “今其不遵朝廷之令,当上奏天子,发兵征讨!”

    众人闻言,只好默不作声。

    张飞见此,乃问徐庶道:

    “……元直先生可知子玉先生为何如此?”

    徐庶作为文人,身上却又有股子游侠气,很对张飞脾气。

    两人关系处得相当愉快。

    徐庶乃为张飞解释道:

    “……或许郯侯早有征辽东之心。”

    “……早有?”

    张飞有些诧异,暗想他们此次远征,不是来征三郡乌桓的吗?

    如今三郡乌桓基本抚定,以为要回冀州了。

    不想又说要去征讨辽东。

    “……郯侯在辽西大肆开发土地,已经做好了长久作战的准备。”

    “兼之平虏渠、泉州渠的竣工,粮草运输也能节省不少人力。”

    “所以郯侯肯定希望把辽东问题给一并解决了,毕竟难得来一趟,不能白来。”

    徐庶与李翊交往不深,他也只是尝试去揣摩李翊的心思。

    站在李翊的视角去分析,他肯定不希望辽东有这样一个割据政权。

    公孙度索求的封赏看似合理,实则就是想在辽东称王。

    其早在中原动乱之时,便曾对手下人说:

    “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

    而且有人传言,公孙度在辽东出行时乘坐只有皇帝能够乘坐的銮驾。

    还戴了九旒,以头戴旄帽的骑兵为羽林军。

    公孙度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李翊当然想要征讨他。

    同时,李翊也不满公孙度在中原大战之时的不作为。

    早在徐州时期,刘备便与公孙度交好。

    派遣了太史慈乘船渡海,与其交易马匹,互市来往。

    并且约好了,等河北、河南两家大战之时,公孙度配合出兵。

    结果这厮竟全程看戏,没有下场。

    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令李翊的不满情绪已经到达了一个阈值。

    他所写的那封书信,便是最后的通牒。

    你若是乖乖回中原,当你的永宁乡侯。

    你还能当个富家翁,饱享后半生的富贵。

    可如果不肯配合,那咱们只能是兵刃相见。

    毕竟,李翊既已决心开发辽西,随带把辽东给一并开发了又有何不可?

    所以,李翊下定决心,征讨辽东公孙度。

    莫说李翊对公孙度不满。

    其实公孙度对刘备阵营同样不满。

    他在与刘备商讨出兵夹击袁绍事宜之时,曾要求刘备在青州的东莱割让一块地出来。

    由公孙度派人,设营州刺史。

    因为东莱距辽东近,乘船出海方便,公孙度想要这里自然是想更多的插手中原事务。

    然而彼时,刘备还没控制东莱。

    所以承诺的是等拿到青州之后再说。

    直到李翊平定了青州,公孙度派人来索取东莱诸县。

    此举毫无疑问遭到了刘备、李翊的痛骂。

    理由也很简单,俺们浴血拼杀,死了无数弟兄,才夺得青州诸郡。

    你丫一个兵不出,也想白嫖东莱?

    但公孙度却对这个说辞并不买账。

    他表示,当初明明说好拿下青州,就分东莱给他。

    现在是你刘备先失信于我,我自然没必要出兵帮你。

    两家的关系由此变得紧张起来。

    兼之官渡之战的爆发,两边交流本就不容易。

    所以基本也就断绝了来往。

    直到李翊打到辽西来,两地才恢复了交流,旧事重提。

    早在武帝时期,汉朝别说控制辽东了,连朝鲜半岛都给控制了。

    既决心三兴炎汉,自然要恢复旧时的版图。

    况且从战略地域上讲,辽地本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它能够作为缓冲地带,很好的防范北方的鲜卑人、扶余人。

    以及东北的高句骊人、沃沮人。

    如果没有辽地作为缓冲带,北方游牧将能够随便侵扰汉朝的边境,破坏生产劳动。

    届时北方永无宁日,这是李翊不愿看到的。

    当然了,决定征讨辽东只是李翊个人的决定。

    他还得想办法稳住手底下那帮人才行。

    毕竟一堆弟兄,渴望着回到温暖的南方去。

    为此,李翊一面开发辽西郡,一面遣人回徐州报捷。

    说是报捷,也是跟刘备通气。

    他老李只是公司总裁,负责运营管理。

    你老刘才是公司老董,负责最终拍案决案。

    只要老刘肯帮他一把,向辽西群臣施压。

    李翊就有把握将这场仗继续打下去,将手底下这帮人给带去辽东。

    刘备很快收到了李翊的报捷书。

    见他不仅抚定了乌桓,还收复了辽西,自然是喜出望外。

    一面上书朝廷,为众人请功。

    一面又命人带了些金银绢帛,人参当归,单独赏赐给李翊。

    同时,当看到李翊请求继续征讨辽东公孙度时。

    刘备又忍不住感慨道:

    “……子玉何须如此劳神费力,耗心思在那苦寒之地上面?”

    刘备其实更加关注中原事务。

    最近得到消息,曹操听说李翊扶持马超当了并州牧。

    立马向凉州马腾、韩遂施压。

    逼迫马腾到了他的颍川为人质。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防刘备一手。

    他怕刘备利用马超,在并州威胁他的西北侧翼。

    所以先把马超老爹给提前弄到手为人质。

    在这个推崇孝道的汉代,

    曹操不信马超会为了刘备,而背叛自己的父亲。

    ……哼哼,大耳啊大耳,只怕你聪明反被聪明误。

    扶持了一个马超去并州,到时候反于你掣肘。

    曹操如此想着。

    刘备对此也真的很担心,多次设法想救马腾出来。

    都被曹操给挡回去了。

    为此刘备也在思索。

    到底是先召李翊回来,还是支持他继续打辽东。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