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6章 雪辽东温侯建功,慕齐王蜀人来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86章 雪辽东温侯建功,慕齐王蜀人来投 (第3/3页)

见周围百姓将之奉为英雄。

    心下一狠,便将抢夺的半数财物,都分给了当地百姓。

    于是,众皆欢腾,口颂其德。

    吕布心中暗喜,一面差人将辽东的变故,发回河北去。

    盼李翊早点派人来接手辽东的战后工作。

    一面回到襄平,继续与众将饮酒作乐。

    不表。

    ……

    汉中,南郑。

    却说这汉中之主乃是沛国丰县人,姓张名鲁,字公祺。

    相传其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

    其人乃张道陵之孙,张鲁继之。

    割据于汉中,以五斗米教教化人民,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如此近二十年,朝廷无暇顾及汉中。

    遂拜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郡太守。

    (汉宁即汉中,此地改名又复命,故这时候称汉中、汉宁都可以)

    张鲁在汉中,闻说赤壁一役,孙刘联军,大破曹操。

    曹操仓皇北窜,痛失江南。

    如今曹刘两家,再次陷入对峙阶段。

    刘备忙着消化荆州之地,曹操则着急着恢复元气。

    同时,在与刘备的争斗之中。

    曹操先失去河北,又失去江南。

    南北之土的竞争,曹操俱已失败告终。

    那么天下之地,只剩西壤,可供曹操开拓。

    于是回到颍川之后,曹操派钟繇抚定关中,加强了对关中地区的开发。

    同时,派人秘密联络西凉首领韩遂,商议着进取汉中之策。

    曹操之所以如此急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换作从前,凭借地形位置,蜀地应当是曹操的囊中之物才对。

    但随着争夺江南的失败,刘备已经打通了通往蜀地的道路。

    只要他将荆州的事务全部处理完成,就能够腾出手来收取益州。

    所以曹操不得不抓紧自己取西蜀的步伐。

    并且开始将资源往西部倾斜,除颍川外,将大量的人口抢先迁至关中地区。

    曹操不是傻子,他知道古代战争中,人口就是最重要的资源。

    因为它代表着兵源、粮源。

    随着刘备的势力越来越大,曹操的版图几乎被他全面包裹。

    为了防止腹背受敌,曹操自赤壁败回以后,就一直着手“迁都”计划。

    将资源全部倾斜到关中地区,修葺长安、雒阳等地。

    也就是说,曹操已经做好了放弃东部的打算。

    至少不会为了东部领土,继续跟刘备死磕。

    只要打通去往西蜀的道路,曹操就还有机会。

    益州者,天府之土也。

    以此为根据,未尝就不能卷土重来。

    此高祖之旧事也。

    只是,当曹操这项宏伟计划实施下来以后。

    率先惊动的,无疑是益州的守门员张鲁。

    要进入蜀地,必先取汉中。

    这令张鲁头疼不已。

    张鲁这个人其实也有野心,在汉中自在惯了。

    不到迫不得已,他真不想屈膝事人。

    于是,聚众商议说道:

    “近日曹操联络韩遂,两人交往密切。”

    “吾料此二贼久必将侵我汉中。”

    “我欲自称为汉宁王,督兵拒曹操。”

    “诸君以为何如?”

    原来,汉中民间有人在地下挖出了一枚玉印。

    一时间,谣言四起。

    都认为天命在汉中。

    于是汉中诸人,纷纷想要尊张鲁为汉宁王。

    张鲁亦有此心,因他教化世人,颇有民望。

    只是刘备在东,人人皆言其能三兴汉室,有帝王之相。

    张鲁也不好于此时冒这大不违,于是借此此次会议,趁机发问。

    功曹阎圃劝谏说道:

    “汉川之民户,出十万余众。”

    “四面险固,财富土沃。”

    “上匡天子,则为桓文。”

    “次方窦融,不失富贵。”

    “今承制署置,埶足斩断。”

    “遽称王号,必为祸先。”

    “愚窃以为益州刘璋昏弱,不如如先取西川之地以为根本。”

    “然后再称王未迟。”

    张鲁闻言大喜,遂与弟弟张卫商议起兵事宜。

    早有细作报入川中。

    益州牧刘璋,字季玉,江夏竟陵人。

    其父刘焉,早年间割据蜀地,颇有野心。

    他便是那个率先向灵帝提出“废史立牧”之人。

    州牧权力,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

    可以独揽一方大权。

    所以有很多人都说,刘焉才是导致汉末各地军阀割据的元凶。

    后来刘焉发背疮而死,其子刘璋便继得其位。

    刘璋与张鲁有仇,他曾杀了张鲁母亲及其家室。

    不过在与张鲁的交兵之中,输多赢少。

    由此,刘璋对张鲁也是忌惮不已。

    待闻说张鲁起兵,打算攻取蜀地时,刘璋本已心忧。

    后又闻说,张鲁之所以要取西川,其实是害怕曹操来打他。

    对此,刘璋并未感到一丝丝高兴。

    因为他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即便自己的仇敌张鲁死了,可换来一个更加棘手的曹操。

    岂不是驱一狼,而得一虎么?

    于是,刘璋乃召集群臣商议:

    “曹操兵强无敌于天下,除刘玄德外,世间罕有敌手。”

    “若因张鲁之资以取蜀土,谁能御之者乎?”

    “吾固忧之而未有计,愿请诸公教我良策以御敌。”

    忽有一人昂然而出,大呼:

    “使君放心,某虽不才。”

    “愿凭三寸不烂之舌,使张鲁不敢正眼来觑西川!”

    众人视之,乃益州别驾张松也。

    其人生得额钁头尖,鼻僵齿露。

    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

    刘璋知他才智过人,蜀中有名,急忙问:

    “别驾有何高见,可解张鲁、曹操之危?”

    张松拱手答曰:

    “齐王刘玄德,乃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

    “我闻其人善于用兵,扫荡中原,天下建功。”

    “二袁为其所灭,吕布为之鞍前马后。”

    “近又得马超,虎踞并州,诚以为天下无敌矣。“

    “若使之讨张鲁,张鲁必破。”

    “张鲁破,则益州强。”

    “曹操虽来,亦无能为也。”

    “使君不妨大备进献之物,以贺齐王新的江南。”

    “松亲往下邳说之,教齐王兴兵攻取兖州,以图曹操之后。”

    “则曹操拒敌不暇,又何敢复窥蜀中耶?”

    张松心中有志,自以为跟随刘璋不能展宏图。

    他遍观天下英雄,唯曹刘二人排的上号。

    而曹操赤壁大败,基本宣告了其与刘备竞争的失败。

    天下形势不可逆,这汉家江山早晚回到老刘家手中去。

    张松不得不提前为自己的仕途铺好道路。

    他主动申请出使去齐国,就是想要亲眼见一见刘备。

    看看此人是否值得托付。

    如果不行,那不妨将西川之地让给曹操。

    因为目前是刘强曹弱,曹操必以自己为重。

    若帮助曹操得了西川之地,又何须担心不能大展宏图?

    两番权衡之后,张松认为自己的计划是非常完美的。

    刘璋性格懦弱,自以为不是曹操敌手。

    又想着自己与刘备同为宗室,请他为援,再好不过。

    乃收拾金珠锦绮,以为进献之物,遣张松为使,出访齐国。

    张松却画西川地理图本藏之,只带从人数骑,改出巴郡,走水路。

    因为曹操加强了对关中地区的控制,张松可不敢往那里走。

    而是选择走水路,过荆州,然后北上徐州。

    行程既定,张松出发。

    早有人报往荆州诸葛亮处,诸葛亮急召马良、伊籍等人前来商议。

    “……今幸有张松到此,必大利于我主。”

    马良谏曰:

    “蜀使来此,必有求于齐。”

    “益州天府之土,刘璋又暗弱不能守。”

    “可速速迎之!”

    诸葛亮然其言,急携众文武去迎张松去了。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