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8章 你的名字:曹操与刘备互换命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88章 你的名字:曹操与刘备互换命运 (第3/3页)

,问张松道。

    张松叹道:

    “吾来时,在刘益州面前夸下海口。”

    “今日怏怏空回,须被蜀中人所笑。”

    话落,张松又目视远方,那里是豫州地界。

    再往前,就到了颍川曹操的地盘了。

    张松暗忖:

    “玄德公不欲立取西川之地,而曹公联合韩遂欲伐汉中,正为取西川之地。”

    “若我能助他,必得厚待。”

    “只是却有负玄德公啊……唉……”

    后世的史学家是如何评价张松的呢?

    张璠评价为:

    ——“刘璋愚弱而守善言,斯亦宋襄公、徐偃王之徒,未为无主之道也。”

    “若陈平、韩信之去项羽,而两端携二,为谋不忠,罪之次也。”

    意思是刘璋虽然愚蠢懦弱,但很听张松的话,并不是一个无道之主。

    如果张松不愿意辅佐他,完全可以像陈平、韩信离开项羽那样,离开刘璋。

    又何必诓骗人家,为人谋而不忠,违背君臣之义呢?

    近代史学家蔡东藩其实也有类似评价,即认为:

    ——“璋可辅之则辅之,不可辅则去之。”

    “必卖主而求容,殊非人臣之道,松之受诛宜也!”

    基本上大家都认为,

    在汉末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背主而去,这没什么丢人的。

    毕竟贤臣择主而事。

    但你去归去,偏偏还要卖主求荣,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所以大家觉得,你张松最后被刘璋杀了,那是活该啊。

    但如果你要是站在张松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就会发现张松根本做不到不“卖主求荣”!

    首先,张松他是一个蜀郡大族。

    要是离开刘璋,去投靠刘备。

    那他就得抛家舍业,田产怎么带的走呢?

    毕竟这世上麋竺只有一个。

    而且退一万不讲,张松就算真能下定决心去投靠刘备。

    他所能够做的,无非就是帮刘备画画地图,带带路,出谋划策而已。

    哪有他当内应,直接建立的功勋大呢?

    可要是再换条路,直接下野,老老实实等刘备入蜀再去投靠。

    那他张松还有什么功劳可言呢?

    其实历史上,早在张松出使之前,蜀中就有很多大臣,已经在对曹操眉来眼去了。

    张松一开始也想投曹,只是没被曹操看上,才选择了刘备。

    而张松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一旦曹操拿下西川。

    到时候张松在蜀中的地位,很有可能不如包括他哥哥在内的其他大臣。

    这对于自尊心极强的张松来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如此一来,便好理解张松的行为逻辑了。

    张松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自己的前途忧虑。

    聪明人都能看出来,刘璋昏弱,守不住益州。

    益州早晚归他人所有。

    既然如此,你作为世家豪强,是不是该提前给自己找个买家?

    至于这个买家是曹操还是刘备,其实对这些豪强而言真的无所谓。

    他们只在乎自己的既得利益。

    有人说,现在刘强曹弱。

    刘备比曹操强了那么多,他们怎么敢去押注曹操的?

    其实这还是低估了川蜀自守能力。

    老李这人虽然爱吹牛皮,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从来不是一句玩笑话。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更不是一句虚言。

    对于蜀中的地主豪强们来说,只要来一个及格线以上的主公,他们都能辅佐他守住蜀地。

    而且,正因为此时的曹操更弱,投资他才能得到更大的回报。

    刘备如今太过强势,真要拿下了蜀地。

    肯定会大肆给自己的手下兄弟分封,而蜀人的利益则得不到保障。

    就如同当年兖州豪强们迎吕布进来,而反抗曹操一样。

    吕布比曹操好控制太多了,大家都更希望拥吕布为主。

    诚然,曹操也不是个善茬儿。

    但永远不要小看这些世人豪强的智商,他们能站在食物链顶端,肯定是做对了一些事情的。

    这笔账很好算,

    你曹操在赤壁被刘备打得大败,眼看就要退守关中了。

    那你需不需要我们蜀人助你?

    如果你需要,那你该不该向我们妥协,出让部分利益来?

    否则,大伙儿们凭什么拥护你?

    张松现在,就属于迫切想要给西川找个买家。

    他的确心向刘备,也感念刘备对他的好。

    但如果你刘备不能第一时间取西川的话,那他也不能陪你慢慢等下去。

    毕竟对刘备而言,有更重要事情要做。

    那就是抚定荆州,克复中原之地。

    可对张松而言,眼下没有比卖掉西川更加重要的事了。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张松到底是来到了颍川许地。

    来到魏公府,求见曹操。

    却说曹操自赤壁败回以后,大肆迁徙人口,迁往关中地区。

    全力着手着“迁都”事宜。

    闻说西川使者来到,乃谓左右人道:

    “……前日送走了张君矫,今日又来个张子乔。”

    “公等以为如何?”

    原来,早在张松出使齐国之前,他的哥哥张肃就已经出使过曹操了。

    张肃就是典型的蜀人代表。

    大部分蜀人其实都心仪曹操。

    因为曹操是真的着手开始准备,要取西川了。

    而刘备远在徐州,蜀人想要与之沟通都不方便。

    而曹操是如何对待张肃的呢?

    此前说过,张肃的外貌是“有威仪,容貌甚伟”。

    曹操作为颜控,对于这种有才又帅的男人,没有半点抵抗力。

    不仅与张肃相谈甚欢,还征辟了张肃为自己公府的掾。

    这就是入府了,对张肃而言绝对是厚恩。

    但这还没完,曹操接下来又任命了张肃为广汉太守。

    广汉在哪里呢?

    其实就在蜀郡上面。

    益州最富的两个郡,就是蜀郡与广汉郡。

    曹操的意思很明显啊,

    我知道你们蜀人来找我是为了什么。

    现在我曹操就表明我的态度。

    只要你们助我入蜀,取得西川。

    那我不仅要保障你们的利益,还要在此基础上让你们得到更多的好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曹操这一番组合拳打下来,基本上就征服了蜀人的心。

    当然,这里的蜀人指的是地主豪强。

    主簿杨修谏道:

    “……张松是益州刘季玉别驾,今吾等正在筹备取西川。”

    “前日送至张君矫,今日若迎张子乔,必能大结蜀人之心。”

    “魏公不妨就拨冗一见,看这张子乔有何话要说。”

    曹操沉吟半晌,乃道:

    “……也罢,孤就见他一见。”

    刘备与历史上的自己心态相反,曹操又何尝不是?

    历史上的曹操慢待张松,是觉得天下马上就是自己的了。

    我管你那个?

    我就这么安排,怎么着?

    委屈?

    自己受着吧。

    但此时的曹操极度渴望西川之地,有半点飘的资格吗?

    别说来的是张松了,只要是个蜀人。

    曹操那都得给他安排最好的馆舍,离开时还有送盘缠细软。

    不为别的,就为了大结蜀人之心。

    眼见张松到来,曹操也不好怠慢,当即携一众文武出馆驿相迎。

    见着张松其人,身材短小,有一种照镜子的感觉。

    第一印象很不好,但曹操还是忍住不喜,与张松叙礼:

    “别驾远来辛苦,且入内坐。”

    张松谢过,与曹操一道进了馆舍。

    “……别驾自西川而来,必有西川之事以教我?”

    曹操比较直白,上来就问西川问题。

    明人不说暗话,我曹操就是想要西川之地!

    张别驾有什么条件,就直接开吧!

    张松一捋胡须,陷入了沉思。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