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3章 曹瞒痛失爱子,刘备三得麟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03章 曹瞒痛失爱子,刘备三得麟儿 (第1/3页)

    却说曹操采取攻心战术,成功迷惑蜀人,使其疏于防备。

    于是趁机对西川发动了偷袭,一举拿下了白水关、葭萌关两个重要关口。

    汉中本来是川蜀最好的屏障,而如果没有汉中的话。

    就只能仰赖白水、葭萌二关了,不曾想此关亦被曹操取得。

    如此一来,魏军距离成都的距离已经不远了。

    蜀主刘璋闻说曹操杀了杨怀、高沛二将,又连袭两关,不由大惊道:

    “不料今日果有此事!”

    “张肃、张松二兄弟误主啊!”

    遂聚集文武,询问退兵之策。

    主簿黄权谏言道:

    “可连夜遣兵屯雒县,塞住咽喉之路。“

    “曹操虽有精兵猛将,不能过也。”

    “然后分兵驻守涪水关,以保雒县道路通畅。”

    “事若就,成都无忧。”

    事已至此,别无选择。

    刘璋只得采纳,即命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四将,拨了五万人马。

    星夜奔赴雒县、涪水关去守御,以拒曹操。

    四将行兵之次,刘璝忽想起些什么,对另三人道:

    “吾闻锦屏山中有一异人,道号紫虚上人,知人生死贵贱。”

    “吾辈今日行军,正从锦屏山过。”

    “何不试往问之?”

    张任则不以为意,嗤之以鼻道:

    “大丈夫行兵拒敌,岂可问计于山野之人乎?”

    刘璝却摇了摇头,“不然。”

    “圣人有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吾等问于高明之人,便可以趋吉避凶。”

    “曹操大兵所向无前,我等此去前路未卜。”

    “若是能够问清楚,于我等行军亦大有裨益,不是么?”

    于是四人引五六十骑至山下,问径樵夫。

    樵夫遥指高山绝顶上,言说那里便是上人所居之处。

    及至山顶,但见松柏森森,云雾缭绕,一座道观隐现其间。

    门首悬一匾,上书“紫虚观”三字。

    笔力遒劲,似有仙气。

    四人整肃衣冠,叩门求见。

    少顷,一道童开门,见是军中将帅,便引至内堂。

    紫虚道人鹤发童颜,端坐蒲团之上,双目微阖,似睡非睡。

    四将上前行礼,道人方才睁眼,目光如电,直透人心。

    刘璝拱手道:

    “仙长在上,今曹操举兵犯境,我等奉命御敌。”

    “不知吉凶如何,特来求教。”

    “……贫道乃山野废人,岂知休咎?”

    “四野乡民,皆敬仙长,仙长必知吉凶。”

    紫虚道人默然良久,方开口道:

    “四位将军远来不易,然天机不可轻泄。”

    泠苞急道:

    “仙长慈悲!若曹军势大难敌,我等也好早作准备。”

    道人叹息一声,取出一卷帛书,递与四将,道:

    “此中有偈语数句,可自参详。”

    四将展开帛书,但见八行墨迹如龙蛇游走。

    其字如下:

    “金秤量象,智绝当世。”

    “雏凤清声,折翼而逝。”

    “斗粟相煎,同根竞炽。”

    “魏台风雨,尽作秋池。”

    这……

    四人翻来覆去,看着这三十二字的偈语,怎么看也看不明白。

    于是,刘璝又问:“我四人气数如何?”

    紫虚上人道,“天数已定,又何必问?”

    刘璝再欲问时,上人眉垂目合,恰似睡着的一般,并不答应。

    四人只得无奈下山。

    张任有些不忿,发牢骚道:

    “为此腐儒,浪费这诸多时间。”

    刘璝却道,“仙人之言,不可不信。”

    “哼。”张任轻哼一声,“此狂叟也,听之何益?”

    于是四人继续上马前行,既至雒县,分调人马,守把住各处关隘口。

    刘璝谓众人道:

    “雒城乃成都之保障,失此则成都难保。”

    “吾四人公议,着二人守城。”

    “二人去雒县前面的涪水关,依山傍险,扎下两个寨子。”

    “如此可成掎角之势,相互为援,勿使敌兵临城。”

    泠苞、邓贤二将主动请缨去守涪水关。

    刘璝从之,分兵两万给二人。

    二人得了兵,便至涪水处下了寨。

    刘璝、张任二将则守住雒城。

    这一城一关,以及五万蜀兵是成都最后的防线了。

    一旦有失,则刘璋两代人的基业不保。

    ……

    话分两头,却说曹操一举袭取了白水、葭萌二关,大军行至梓潼停驻。

    这一日,中军帐前设宴庆功。

    新归附的蜀地将领与中原谋士济济一堂。

    忽闻帐外清朗童声:

    “父亲且看儿臣新制之物!”

    但见十三岁的曹冲手捧木匣趋入,锦袍玉带映得面如冠玉。

    曹操笑捋长须,“仓舒又来卖弄机巧耶?”

    这话虽是调侃,但却充满自豪之意。

    自长子曹昂光荣战死之后,曹操就一直似丢了魂儿一般。

    诸子之中,没有一个能找到如曹昂这般人物来。

    直到六年前,曹操偶然得了一头大象。

    彼时的他很想知道此象的重量,又询问众部下,众皆无计。

    唯曹冲言道,“可置象于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

    “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曹操大喜,然其言,果然量出大象的重量来。

    自那以后,曹操便对这位敏于观察,聪慧过人的孩子十分关注。

    然而那时的曹操正忙于与刘备联手对付袁绍。

    袁绍败亡后,又与刘备争河北。

    根本无暇顾及储君之事。

    直到去年,曹操须根脱落,身体大不如前。

    方知自己已经五十三岁了。

    这个年纪在古代,就是该入土的年岁了。

    然曹魏的继承人甚至没能够决断出来。

    比起曹丕、曹植,曹操确实更加心仪更为聪慧的曹冲。

    尤其他如今已经十三岁了,再等个两年,就可以独自领兵了。

    所以当着众文武的面,曹操好不吝惜给曹冲表现的机会,大声问:

    “此何物也!”

    曹冲乃将木匣打开,竟是座精巧的蜀中山川沙盘。

    江河以水银灌注,各处关隘皆有标注。

    因为此前曹操得了张松的西川地图,曹操又习惯将诸子带在身边培养。

    彼时的曹冲偶然看了一眼,便自己私下了做了个小型的沙盘。

    当然了,这也不算曹冲首创。

    相传,沙盘地图最早是由汉伏波将军马援发明的,也就是马超他老祖宗。

    不过受到的科技水平、文化需求以及实际应用的场景等多方面影响,沙盘只能作为战时的辅助工具。

    多用于于军事战术规划、建筑设计展示等特定领域。

    受生产力发展影响,制作精细沙盘的技术条件还并不成熟。

    而曹冲此时则制作了一个相对精细的沙盘。

    虽然没有涵盖整个西川之地,但也把目前曹操所要攻略的地带给制作进去了。

    “……此物可助父王推演兵法。”

    曹冲指尖轻点,言说哪里可以设伏,哪里可以排兵。

    其才略所想向,最类曹操。

    程昱忍不住抚须感慨道:

    “老臣遍历九州,未见如此巧思!”

    “仓舒公子真是聪慧过人。”

    其余大臣见得此景,亦纷纷帮腔喝彩。

    “臣曾闻,公子幼时见库吏为鼠啮鞍惧罪。”

    “乃以刀刺己衣,诈作鼠啮,使魏公赦之。”

    “此等仁智,实乃天授!”

    “……是也,昔秦皇十二岁辨吕不韦之诈,汉昭帝十四岁明上官之奸。”

    “今观公子之智,不在古人之下。”

    曹操闻言,顿时喜出望外,举杯环视众人,意味深长地说道:

    “吾儿仓舒,虽然年少,然见识非常。”

    “若得良师辅之,他日必成大器。”

    此言一出,满座皆静。

    杨修低眉垂目,毛玠轻咳一声。

    而曹丕手中酒盏微颤,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