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这活儿我很熟 (第1/3页)
错了,电影产业里面最要直面改革的,还真不是粱嘉辉说的流动放映员,也不是老汪提到的各大电影厂。
就是让卫东他们正在捣鼓的HK电影。
不是说那两部分不需要改革,而是一些基层的放映员慢慢没人看,没人张罗,没了编制,谁关心呢?
电影厂哪怕在改制,也不知道该怎么改。
每年反正有拨款、有配额,拍摄电影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就连每年拍摄几部电影,其中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工业题材、农村题材各占多少都有严格规定。
反正都没有票房院线制度来衡量标准,拍好了不赚钱,没人看也不影响什么,那就更没人在乎了。
最多也就个别有心思的奔着拿奖,国内奖尽量红,国外奖尽量黑,顺着这个思路去奔个人前程就行。
所以这些要多年后才会暴露问题的环节,反而不着急。
让卫东他们在金陵等了两天,等来的是HK北都电影机构的老总,他正在桂西那边的电影厂参加合拍电影工作。
得了上级指示,可能也是交流谈话了下,辗转抵达金陵:
“北都电影机构,可以全面加入联手卫东同志的影业集团,共铸HK电影产业的辉煌。”
让卫东有点懵:“北都?抱歉啊,我只是做投资,对HK电影产业其实并不熟悉,你们有拍什么片子吗?”
等来了那就不耽误,还是一同上船,这次金陵船厂也找了几位工程师跟着,金陵电子厂和东升分公司跟派了几人到江州学习北区商厦的经验。
所以新增十多人上船,上午十点过就缓缓启航。
北都电影这边几人到楼上VIP舱室,跟让卫东谈话,就有点美不胜收。
江面薄雾缥缈辽阔,两岸都若隐若现的如山水墨画。
哪怕有船用雷达探测,还是顾忌目视距离不够,船速拉得不够快,还是如异界神兽般超速驰骋在江面上。
搞得从HK来的几人,多半都坐过这往返港澳的高速艇,还是惊叹于这种江景。
当然也可能是提到成绩,都有点顾左右言他。
“呃……《少林寺》是我们的出品,《少林小子》、《南北少林》,我们开创了内地风景名胜实拍创作的路子,宣传中华武术的功夫片也是我们的强项,小杰在我们公司……”
啊?
让卫东是有点纳闷杰哥拍了《少林寺》,过了几年,起码是十年后才会开启黄飞鸿、令狐冲之类的那一段武打港片超级辉煌岁月。
中间去了哪里,他也不知道。
再说这几年他也忙碌,根本没时间看电影。
原来在你们那拍少林系列:“哦,那真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明明历史上那么多功夫名家,爱国抗敌的故事可以让他一个个拍成大戏,为什么非要纠缠在这个把个题材上拍进死胡同呢?”
张三丰、方世玉、黄飞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