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这活儿我很熟 (第2/3页)
这些角色,杰哥能拍得各有特色,足见他在天字第一号的武戏天赋外有极强的文戏演技。
结果这些位脸上也纠结:“他的组织关系在内地,所以有很多事情我们也没法做主,既然卫东同志你在相关单位和HK都有影响力,那就你来调和下工作情况?”
已经是老江湖的让卫东听出来:“你们那边有点……工作矛盾?”
这边几人面面相觑,但还是把情况解释了。
跟了让卫东在旁边的粱嘉辉,还能参与补充。
毕竟他第一次到内地拍电影,被右岸压制的那部《火烧圆明园》,恰好就跟《少林寺》前后脚。
体验过这种不同体制合拍的场面。
那次跟他配戏的女主角是内地的女演员浪波湾庆姐,却只能吃馒头咸菜睡大通铺拿每天五毛一块的补贴,因为要强调给HK同行看,我们是官兵同酬的模式。
无名无根的HK菜鸟却大鱼大肉。
那会儿粱嘉辉就觉得尴尬。
所以也就怪不得这些年的内地演员,出了名有了路子全都往外跑。
如果说这待遇是一视同仁,哪怕赚得再多,都贡献给国家,那也无可厚非。
杰哥自己已经是亿元票房的主演,签约来HK拍戏,还是只能拿补贴,甚至没个HK跑龙套、后台师傅的日结工资高。
这谁忍得住?
让卫东有点诧异:“他都到HK拍戏了,组织关系还在内地?”
这边嚅嚅:“他是武术运动员嘛。”
让卫东恍然理解:“哦哦哦,这倒是,这倒是……”
杰哥是从武术队走上银幕,那么他是根红苗正的体校参加工作的体制内铁饭碗。
对普通人这是铁饭碗,对天才就是铁链子。
为什么让卫东之前对萧眀不是很在意,就是知道他这摊子事很麻烦,后来接触到老萧,知道一年级的娃还没进体校,才算是把手接过来。
那交换条件简直不能叫条件,比后来小视频里面天价嫁女的彩礼都要离谱得多。
后来那个部队队的出国就搞得差点身败名裂,马建更是因为执意出国打球,从此再没进过国家队。
他们仨可都是八九十年代最顶尖的天才。
就好像只有最接近天道的绝世天才,才会引发渡劫一样,普通庸碌之辈哪里知道这种痛苦。
能站到更高看到更远,去实现了个人成就还回身来参与改革提高,那都已经是成神成圣的心态了。
以前让卫东作为网友还容易动不动跟着喷这些人不爱国啥的,真跟随经历这个时代,才知道这有多难。
有本事再找个人拍黄飞鸿看看,有些人有些东西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为什么不能给更好的条件,成就更好的结果呢。
一定强调要服从,要强调符合上级看法,江州这会儿的经济不就打个狠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