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66章 好话先说在前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66章 好话先说在前面 (第2/3页)

嫡系大军团将领,相识相知更熟稔的关系也能更好掌控调动。

    结果这位厂领导如此知情知趣,让卫东反而不好下手。

    更主要是震华港机那边还不属于长航重工,算是跟沪海厂并列的国资单位,一起归属交通部,平级。

    要他来就属于招投局划了长航重工走,还要转头要人,有点吃干抹净,要了还要的感觉。

    所以让卫东跟老钟私下聊过,让他先返回后。

    决定暂时不动整个七龙珠的管理架构。

    没错,就这么儿戏,才八八年估摸着资产已经价值百多亿的长航重工第一次高层会议,领导层去留决策,就是让卫东这么个二十四岁年轻人自己决定了!

    真的就像老方说的,当年战争初期才会有上万红军交给个二十岁上下军团长、军长、师长去战斗的情况。

    也唯有在改革初期才会出现这种局面。

    还恰恰是转制节骨眼儿,理论上后来招投局好歹也该有个书记制约下的局面,都没有。

    常务副董事长自己一言堂了。

    当然,还是让卫东之前的战绩太好,而且现在他获得招投局这个真正的“国资民营”大筐以后,彻底放开手脚。

    就在风景如画的峡江口山地疗养院坝子里,让董开口:

    “官话套话我就不说了,现在大家都算是招投局下属的民营国企,那么民营就不可能吃大锅饭,所有单位都将遵循开源节流这四个字来展开工作……”

    其实一点都不豪华,五六十年代灰砖砌成的两三层小楼,都是标准的苏式专家楼风格,现在还有点斑驳陈旧了。

    院落更是简单的水泥院坝,繁枝茂叶的几棵大树下,拼了几张方桌盖着白布,放了些瓜子花生柑橘,就是白色茶杯了。

    跟很多博物馆挂着的那些历史意义会议的造型差不多,史称“峡江会议”。

    基本都是四五十岁的厂领导们纷纷低头记录,随时保持目光跟随。

    让卫东都忍不住叉腰了:“先说开源,沪海厂的理解没错,长航重工七家船厂都会展开以集装箱船为核心的建设工程,有技术的开工,没技术的学技术,目前预计有两种模式,从沪海到江州,沿途生产吨位也从五万吨级的巴拿马型到万吨级,五千吨、千吨级递减,差不多就是一个集装箱十吨的简单换算,订单不会缺。”

    掌声马上就起来。

    哪怕就三四十个人,近半数还是之前跟过来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坐在外围旁听。

    这下肯定觉得心头大石头落地。

    找了新领导就是有了新爹!

    而且是按照实际能力情况分配产能,那就肥的瘦的都能吃到饭,舒心!

    千吨级的集装箱船也就百把个箱,江州厂都能造。

    这下彻底激活了生存产能。

    都发自内心的热烈鼓掌。

    可让卫东有天眼,刷小视频的网友都知道各种乱七八糟的信息:

    “但这部分订单只是让各家不饿着,不会开太多,有能力有闯劲的应该琢磨另一条新路子,分段造船,小厂产自己能做的分段,利用长江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