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68章 论同班同学的含金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68章 论同班同学的含金量 (第2/3页)

的江州长江大桥南桥头移山行动他们也卖了好几台挖掘机,对大客户很热情。

    展示了他们的各种履带式挖掘机、起重机。

    不带液压的,就是很多七八十年代小朋友画过的那种机器,用很多钢缆牵扯在挖斗上,靠卷扬机拉动钢缆来实现俯仰、翻挖。

    而液压是从七十年代末才完成的技术标准。

    让卫东很清楚肯定耐用性跟国际名牌有差距,但如果不支持这种国有装备,未来就没有发展前途。

    所以要求拿了“银行投资”的城建公司,再下十台二十台订单,顺便给基建团培养维修人员,保证零部件供给。

    见多识广的造船厂厂领导们,都看出来峡江厂已经在专业性上走得很踏实。

    绝对不是拿坦克底盘改改,就能造同类产品竞争的水平。

    对比这艘波音公司七十年代研发的水翼艇,感觉恰恰就是七八十年代,整个产业科技含量,提升到了不再是以前白手起家靠着敲敲打打也能搞出来的水平差距。

    再搞以前那种看似艰苦奋斗的自我研发,其实完全没有市场竞争力的瞎糊弄,哄得了主管部门,哄不过市场。

    让卫东都收起之前建议峡江厂搞挖掘机、工程机械的想当然。

    吃过人家当地土特产美食,返回江州还参观了热火朝天的移山建设项目,甚至去更加摩肩接踵的北区商业中心考察学习现代房地产项目。

    最后再回山上继续开会探讨。

    基本上把这家厂扒得体无完肤。

    看似从改制开始积极军转民,七十年代末达到两百多万,八五年已经有九千多万年产值。

    其实就跟让卫东当年跟江州市里面谈那个工业品销售细节一样,好看的数据背后,稍微细算账就看出来问题。

    一万多人的厂,年产值九千多万,平均每人几千块产值?

    乡下人搓草绳、编苇席都能达到这个成绩吧。

    更别提利润了。

    仔细分析更能发现,改制这几年始终没有什么拳头产品,不断的跟接散单一样,开发生产过上千品种的制造协作产品。

    过程中产生堆积如山的试验报废品。

    这种浪费,对国营厂来说早就习以为常,根本不心疼。

    为了革新研发付出代价是可以理解的,但毫无理由的浪费研发,而且拼凑出来的东西完全比不过国际甚至国内同类产品。

    这种研发简直有毒。

    每搞一项就搞个车间修座厂房,市场不接受又换个产品研发。

    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设备越来越多,整个厂区摊子越来越大……

    船厂厂长们都触目惊心了!

    改制小能手更是觉得无可奈何。

    好像无意之间,大家一起偶然遇到个集所有三线厂、国营厂问题于大成的顽症。

    更是整个三线工程的浓缩写照。

    在当年的局势和判断下,展开三线工程肯定没什么问题。

    但有利有弊,这里就把弊全部集中展现。

    二十多名厂领导跟让卫东一起,撰写了电脑PPT版本的峡江厂改制考察报告。

    图文并茂的展现了整座厂的所有真实状态,详细阐述了目前该厂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