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68章 论同班同学的含金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968章 论同班同学的含金量 (第3/3页)

、症结、困境,估算出了资不抵债的巨大窟窿。

    最后给出的建议也很详尽。

    要么把整座厂打散安插到其他单位;

    要么就是破产清算,然后再看有没有凤凰涅槃的机会;

    现在的厂持续这么搞下去,只能是个越来越庞大的黑洞。

    甚至详细列出了建议这家厂可以朝着汽车配件发展的可行性报告,但需要全面加强品控质检体系云云。

    所有厂领导跟在让卫东后面签名,上交文件给五机部。

    这才算培训结业。

    根据各厂清查出来的问题,有几人其实是涉及到了这年头可以法办的边缘,但放到十多二十年后的标准又不算多严重。

    那年头是想有经济问题,也没多少经济可以问题,都穷得叮当响。

    让卫东分别单独谈话,直言是“民营企业”性质救了他们,可以离职,也可以转到鹏圳西区去担任新厂厂领导,规模小很多,但看看有没有二次创业重新做到万人大厂的可能。

    收入待遇反而更高些。

    光是没有对外宣布,就让这几人千恩万谢,起码还有回去带着家人“调任”的脸面。

    有两家厂的厂领导班子和沪海道奇汽车总厂里面的厂领导整体对调。

    这属于整个厂的风气或者发展方向有偏差,需要全面整顿。

    然后所有厂都新增了招投局改革办公室,一帮从汽车厂、东升贸易挑选出来的年轻人,全面担任厂领导助理。

    跟随协调工作,更是担任随时可能补位的救火队员职务。

    重点在于这些厂领导里有三个是总工程师级别的技术型领导,和那十多二十名呆了个把月的工程师、技术员一起组成了长航重工技术委员会。

    这才是整个长航重工未来的核心存在。

    长航船舶重工这七家厂,以前都属于船舶总公司,自然都是单线联系,上级领导都在平京的六机部。

    单列出来成为招投局下属二级集团,那不就得有个长航重工集团了。

    现在集团董事长肯定是让卫东兼任着。

    但这种之前预估大约过百亿,清盘出来竟然超过两百亿总资产的庞然大物。

    尤其是这还不包括各厂的地皮地价,造船厂的占地规模可想有多大。

    仅仅就是十二座船台、俩干船坞、浮坞、百吨龙门吊、钢材处理线、加工厂,房产等等。

    反正熊国明看了就垂涎欲滴的提出,为什么我们不把这打包到港股去上市呢!

    只有老方知道,招投银行在港设立营业以后,让卫东能保底投入资金买“理财”项目。

    连老汪都是相信董事长能从HK拉到资金。

    所以熊国明作为保险公司老总,还是觉得这样资金来源不稳妥,只要把这百亿资产拿去上市,滚滚资金不就到账了么。

    因为他没跟着让卫东到沪海沿着长江考察,留在HK认真进入亚洲电视、永安银行、中大甚至顺着这条线又深入考察了亨氏集团、德氏家族。

    等他回鹏圳报到的时候,居然已经招募了三个HK职业经理人。

    然后带着一起去参加长航重工的改制工作,自然而然得出这个结论。

    这就彻底走上了金灿灿的金融之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